诊断
主要依靠流行病学资料,包括在流行地区、流行季节有放牧或野外工作史,有与羊、兔、牛等或急性期患者接触史、蜱类叮咬史等。临床表现有急骤起病、寒战、高热、头痛、腰痛、口渴、呕吐、黏膜和皮肤有出血点,病程中有明显出血现象和(或)低血压休克等。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均减少,分类中淋巴细胞增多,有异常淋巴细胞出现。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特异性IgM抗体或IgG抗体双份血清抗体效价递增4倍以上者可以确诊。
鉴别诊断
1、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鉴别要点包括:
(1)两种疾病在我国的疫区明显不同;
(2)HFRS多有明显肾损害,临床大多数患者经历少尿期及多尿期;
(3)HFR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多明显升高,早期血清中可查出抗汉坦病毒IgM抗体。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与CCHF相比,有以下不同:
(1)临床表现以高热头痛、恶心呕吐为主,重症病例病程第1~3病日内可出现休克,无“三红三痛”症状;
(2)早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
(3)脑脊液检查多呈化脓性脑膜炎样改变。
3、斑疹伤寒鉴别要点有:
(1)无“三红三痛”症状,皮疹主要为红色斑丘疹;
(2)外斐反应阳性;③有虱或跳蚤叮咬史。
4、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鉴别要点有:
(1)二者均有血小板减少所致的瘀点瘀斑,但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瘀点瘀斑为全身分布,CCHF多见于躯干上部;
(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无发热休克及肝肾功能异常等表现。
5、败血症二者均有发热与皮疹,容易混淆,但败血症患者血常规检测多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流行病史、血培养及血清学检查有助于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