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临床以多形性皮肤损害和具有虹膜样特征性红斑为主要特征。常发病较急,可出现头痛、低热、四肢倦怠、食欲不振、关节肌肉疼痛等前驱症状。按病情特点分为轻症和重症两型。
典型症状
1、轻症
(1)最常见,青年女性为多,以10-30岁者发病率最高。
(2)皮损为多形性,有红斑、丘疹、水疱、大疱、紫癜、风团等。
(3)典型损害水肿性圆形红斑,或淡红色扁平丘疹,境界清楚,皮损呈远心性扩展,1-2天内直径可达1-2cm,红斑中央略凹陷,其颜色较边缘略深,中央常为一水疱、紫癜或坏死区,边缘为一轻度的水肿环,周围绕以鲜红色晕,称为靶形损害或虹膜状损害。
(4)伴轻度瘙痒,无明显的全身症状。
(5)多对称发于手足背、前臂、踝部和面颈部;口腔黏膜、外阴黏膜也可累及。
2、重症
(1)多见于儿童,男性多于女性。
(2)起病急骤,前驱症状明显。
(3)皮损广泛分布于全身各处,常为水肿性红斑、水疱、大疱、血疱和瘀斑等,自觉疼痛;或皮疹不多,但黏膜损害广泛且严重,口腔、鼻咽、眼、尿道、肛门或呼吸道黏膜广泛累及,发生大片糜烂和坏死,其中眼损害可造成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4)可伴发支气管炎、肺炎、消化道出血、关节炎及内脏损害等。
并发症
本病目前缺乏相关并发症资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