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本病中医治疗可根据不同证候“随证治之”。肝胃不和证,治以疏肝和胃;痰气阻膈证,治以化痰理气、开郁宽胸;痰瘀阻隔证,治以消痰化瘀、宽胸利膈;脾胃气虚证,治以补脾健胃。临床上可结合其他疗法共同治疗,加快疾病恢复。
对症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候特点在基础方上进行加减。
1、肝胃不和
(1)若出现气郁化热的患者,可加用苏叶、黄连、郁金、佛手、蒲公英等。
(2)若气滞痰多的患者,可加用苏梗、法半夏、旋覆花、瓜蒌皮等。
(3)若气滞血瘀的患者,可加用三七、丹参、郁金、桃仁等。
2、痰气阻膈
(1)若本证严重的患者,可加用法半夏、全瓜蒌、陈皮、旋覆花。
(2)若有热象的患者,可加用黄连、栀子。
(3)若有瘀血的患者,可加用三七、川芎。
(4)若食少、腹胀的患者,可去沙参,加用太子参、山药、白术、陈皮等。
3、痰瘀阻隔
(1)若本证严重的患者,可加用三七、丹参、贝母、瓜蒌、陈皮等。
(2)若胸闷胀痛的患者,可加用柴胡、枳实、白芍、香附。
(3)若有热象的患者,可加用黄连、黄芩。
4、脾胃气虚
(1)若出现胸胁胀闷的患者,可去桂枝、饴糖,加用柴胡、郁金、香附。
(2)若刺痛有瘀的患者,可去桂枝、饴糖、大枣,加用川芎、郁金、丹参。
(3)若胸闷、吐痰的患者,可去饴糖、大枣,加用苏梗、旋覆花、瓜蒌皮、蛤壳等。
药物治疗
1、肝胃不和
(1)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2)常用药物:柴胡、白芍、川芎、香附、枳壳、甘草、陈皮。
2、痰气阻膈
(1)方药:启膈散加减。
(2)常用药物:丹参、沙参、川贝、茯苓、荷叶蒂、郁金、杵头糠、砂仁壳。
3、痰瘀阻隔
(1)方药:通幽汤加减。
(2)常用药物:桃仁、红花、生地、当归、甘草。
4、脾胃气虚
(1)方药:黄芪建中汤合六君子汤加减。
(2)常用药物:桂枝、芍药、生姜、炙甘草、大枣、黄芪、饴糖、人参、白术、茯苓、陈皮、制半夏。
手术治疗
1、食管下段的肌层切开术
适用于巨食管的患者。
2、贲门及食管下段切开重建术
适用于食管下端严重狭窄的患者,80%-85%患者术后症状缓解,但由于破坏括约肌,故易发生反流性食管炎。
其他治疗
1、针灸治疗
(1)体针
吞咽困难的患者,可取天鼎、巨阙、中脘等为主穴,配足三里、内关、风门、厥阴俞、肾俞(右)、膈俞、肝俞(左)、脾俞(右)、胆俞、渊腋等穴,进行常规针刺治疗。
(2)耳针
神门、胃、食道、膈等穴。治疗可取双耳1-2穴,中等强度刺激。
(3)灸法
可取膏肓、膻中、中脘、膈俞等穴,进行艾灸治疗。
2、西药治疗
目前治疗本病的有效药物有硝酸盐类、钙离子拮抗剂及β肾上腺素能促效剂等。
3、扩张疗法
目前一般采用导管或气囊扩张法,也可用流体静力扩张器,经单次或多次(一周内)扩张可以减轻吞咽困难,大部分患者可以得到永久性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