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根据患者瘘口有分泌物排出,结合体格检查、碘油X线造影检查结果,一般可作出诊断。医生在诊断的过程中,还需除外颈部结核性瘘管、化脓性中耳炎。
鉴别诊断
1、颈部结核性瘘管
局部常有反复感染史,病灶周围有多发淋巴结肿大且互相粘连,病灶破溃排出干酪样物质,肺部可能有结核病灶,结核菌试验强阳性。
2、化脓性中耳炎
第1鳃裂瘘管伴耳内流脓者,应与化脓性中耳炎鉴别。化脓性中耳炎一般起病较急,患者可有耳痛、听力下降、听到嗡嗡的耳鸣声、流出黄白色黏稠液体等表现。可通过耳镜检查、血常规检查对二者进行鉴别。
根据胚胎发育来源不同,可分为第1鳃裂瘘管、第2鳃裂瘘管、第3鳃裂瘘管和第4鳃裂瘘管。
1、第1鳃裂瘘管
较少见,瘘管的外瘘口多位于下颌角后下方至舌骨平面的胸锁乳突肌前缘,内瘘口位于外耳道软骨部、耳屏、乳突等处,故又称为耳颈瘘管或囊肿。瘘管与面神经关系密切且变异较大。
2、第2鳃裂瘘管
占绝大多数,大多数外瘘口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中、下1/3相交处及其附近区域,痿管穿过颈阔肌沿颈动脉鞘上行,穿越颈动脉分叉,到达腭扁桃体窝,内瘘口位于此处。
3、第3鳃裂瘘管
较少见,外瘘口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下端,瘘管经颈动脉之
一、确诊鳃裂瘘管
鳃裂瘘管可以根据胚胎发育的来源不同可分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鳃裂瘘管,而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史和典型的症状较易作出诊断,确诊患者是否患有鳃裂瘘管。其中耳内流脓,下颌角后下方有包块,压之耳内分泌物增多的情况,如果患者在继发感染后会有疼痛、发热等症状是第一鳃裂瘘管,因此有时第一鳃裂瘘管及易误诊为化脓性中耳炎,应注意二者的鉴别。而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中1/3和下1/3处有外瘘口,扁桃体窝、食管上端有内瘘口,沿外瘘口向上可触及有坚实条索状物,有时瘘口很细,细如针尖或小凹陷,还常有少许分泌物,患者常觉口内有臭味是第二、三、四鳃裂瘘管。患者也可到医院经瘘口行X线碘油造影,明确诊断。确诊鳃裂瘘管时要注意应与颈部结核性瘘管、放线菌病性瘘管相鉴别。
二、治疗鳃裂瘘管
1、非手术疗法。在治疗鳃裂瘘管时有些患者不适合或者暂缓手术治疗的患者临时性处理可以用以下方法:碘油三氯醋酸等烧灼瘘管、25%水杨酸钠冲洗瘘管、电灼瘘管以及用盐酸奎宁等。
2、手术切除。对于鳃裂瘘管的治疗手术是最有效方法。治疗鳃裂瘘管的手术方法:
(1)、切口,需要在患者的外瘘口周围做梭形切口,切开患者的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手术中要将已游离的瘘管下半部分经此切口中拖出,需用组织钳抓住瘘口,沿瘘管的周围向深部分离至颈动脉窦处,再于颈动脉窦处做横切口。
(2)、切除瘘管,将胸锁乳突肌向外牵拉,暴露颈动脉三角,再沿瘘口的上半部分向深部分离,直到咽侧壁的扁桃体窝。如果是第三、四鳃裂瘘管进行切除瘘管手术,需沿瘘管的走行分离至梨状窝或食管上段,切除瘘管,若与咽腔相通,应立即缝合。
(3)、逐层缝合患者伤口,并置引流管。
最后,对于鳃裂瘘管疾病最好就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减少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已经出现感染的患者,应尽早使用抗生素治疗出现面部皮肤软组织感染等,需要注意及时的进行治疗,避免挤压。注意生活规律,保持良好心态,避免受凉、劳累,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油腻食物,避免抽烟喝酒,以免引起抵抗力下降,而容易引起感染,注意多吃点蔬菜水果以及高蛋白食物。
观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