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暴力
指力量直接作用于骨,导致粉碎性骨折,常伴周围软组织损伤。常见的直接暴力有:撞击、交通事故、重物砸伤、压伤等。
间接暴力
暴力通过传导、杠杆作用或肌肉急剧收缩等,使骨骼远端因力的相互作用发生骨折。
年龄因素
老年人多有骨质疏松,容易发生粉碎性骨折。
小腿粉碎性骨折后腿部发凉可以考虑是骨折后血液循环受到了影响导致后腿出现了发凉的症状。出现这种情况也可能是骨折的部位没有恢复好导致的。手术之后腿部发凉的状态会持续一阵,血液顺畅之后症状就能得到缓解。可以使吃一些活血的药物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之后进行适当的运动。
观看问答考虑是由于外伤原因引起足跟部位的跟骨出现了粉碎性骨折的疾病情况,对于跟骨粉碎性骨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过程包括对跟骨进行切开复位,对复位后的骨折部位,需要应用内植物包括钢板、螺钉等内固定物进行固定。然后进行手术后的康复治疗,等待骨折愈合。一般需要等待骨折完全愈合,以及足踝关节功能康复后,进行取出钢板的手术治疗。一般进行二次手术取出钢板螺钉的时间,大约在跟骨骨折手术后的一年到一年半时间左右,不能过早的负重,以免引起内固定取出后骨折部位失去了有效的支撑,容易再发骨折的情况。
观看语音
在临床上发生了粉碎性骨折,多数是由于直接暴力导致,而且所受的暴力比较大,是一种高能量损伤。出现粉碎性骨折后,要针对病因采取对症治疗,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或者保守治疗等疗法。在临床上还有一种粉碎性骨折发生,就是病理性骨折。因为骨质本身有病灶存在,即使受到轻微的直接暴力或者间接暴力,都有可能导致骨折端出现粉碎性骨折。
容易引起粉碎性骨折的原因
1、直接暴力:骨折发生于外来暴力直接作用的部位。如打伤、压伤、枪伤、炸伤及撞击伤等,都会造成粉碎性骨折。
2、间接暴力:包括传达暴力及扭转暴力等。是指骨折发生于远离外来暴力作用的部位。亦就是不发生在直接受到外力打击的部位,而在其他部位。如由高处摔下臀部着地而引起的腰椎压缩性骨折。
3、肌肉牵拉:由于肌肉急骤收缩和牵拉而发生骨折。如髌骨骨折,肱骨干骨折,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
粉碎性骨折的危害
1、缺血性骨坏死:粉碎性骨折使某一粉碎性骨折段的血液供应被破坏,而发生该粉碎性骨折段缺血性坏死。常见的有腕舟状骨粉碎性骨折后近侧粉碎性骨折段缺血性坏死。
2、感染: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特别是污染较重或伴有较严重的软组织损伤者,若清创不彻底,坏死组织残留或软组织覆盖不佳,可能发生感染。处理不当可致化脓性骨髓炎。
3、损伤性关节炎:关节内粉碎性骨折,关节面遭到破坏,又未能准确复位,骨愈合后使关节面不平整,长期磨损易引起损伤件关节炎,致使关节活动时出现疼痛。
观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