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时首先需要明确引起出血的原因,寻找出血点,及时、快速止血。大量出血时病情急、变化快,应迅速补充血容量、进行抗休克,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等。
一、一般治疗
1、卧床休息,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血时吸入引起窒息,必要时吸氧。
2、活动性出血期间禁食。
3、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尿量及神志变化;观察呕血与黑便、血便情况。
二、药物治疗
1、积极补充血容量药物:可输平衡液或葡萄糖盐水甚至胶体扩容剂维持组织灌注。
2、抑制胃酸分泌药物
(1)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艾普拉唑等。
(2)H2受体拮抗剂:常用药物包括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3、缩血管药物:常用生长抑素或奥曲肽。
4、糖皮质激素:可用于克罗恩病引起的小肠溃疡出血,还可用于治疗过敏性紫癜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三、手术治疗
如内镜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等。
上消化道出血不能自愈。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时,提示有上消化道器质性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或胃癌等。上述疾病是不能自愈的,需要通过规范用药、内镜下治疗或手术治疗等,方可使出血停止。如果未及时进行胃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并且未及时行止血治疗,可能会导致出血量加大,引起失血性休克,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这类患者需要及时遵医嘱规范诊治。
观看语音
如果消化道出血量较大,出现头晕、乏力、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休克的表现。
此时需首先予以纠正休克治疗,需要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予静脉下补液,必要时输血治疗,同时针对消化道出血可能原因,给予抑酸、收缩血管等治疗。待患者一般状态略有好转,生命体征较平稳的时候,尽早行胃镜或肠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予以镜下止血或介入外科手术下止血治疗。
观看文章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首选的是内镜治疗。在出血时需要进行内镜的检查,查明出血的原因,如果是胃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建议在内镜下进行胃食管静脉曲张的套扎,或者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的注射,或者是两者的结合治疗。如果是肝炎性的溃疡,常规的按照消化性溃疡进行处理,包括质子泵抑制剂以及黏膜保护剂的应用。针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医院规范开展了胃食管静脉曲张治疗,包括长期的随访管理和内镜的序贯治疗,使胃食管静脉曲张减轻或者消失,达到最大程度降低再出血的风险。对于之前没有出现过出血的肝硬化病人,也应该进行胃镜的检查,来评估胃食管静脉曲张的程度,必要时进行一级预防,来减少首次出血的风险。
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