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医生会根据疾病的发病部位、症状、体格检查显示的异常体征进行初步诊断,再根据肿瘤标志物和免疫组化检查确定是否存在肿瘤,进一步通过组织病理学活检予以确诊。本病需要与子宫内膜癌、子宫其他肉瘤、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变性、子宫内膜息肉相鉴别。
鉴别诊断
本病需要与子宫其他疾病相鉴别:
1、子宫内膜癌
患者年龄较大,多为绝经后女性,影像学上肿瘤体积一般小于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肿瘤较均匀。可资鉴别。
2、子宫其他肉瘤
与本病表现相似,需要病理检查确诊。
3、子宫腺肌病
无明确肿瘤,T2WI上为弥漫性或局限性结合带增宽。可以鉴别。
4、子宫肌瘤变性
较大者可囊变、出血、透明变性等,但肿瘤边缘清楚,不侵犯子宫周围结构。可以鉴别本病。
5、子宫内膜息肉
边缘清楚,病变较局限,不侵犯子宫肌层。可与本病鉴别。
1、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大多数阴道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属于这个类型,又被称为间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淋巴管内间质肌病、淋巴管内间质异位症、间质肉瘤或苗勒间质肉瘤。这种肉瘤生长缓慢,预后良好,一般侵犯宫旁组织或子宫外盆腔,特征表现是肿瘤的晚期复发,因此需要长期随访。
2、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发病罕见,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介于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未分化肉瘤之间。发病年龄28-67岁(平均50岁),常表现为异常阴道出血、子宫增大或盆腔包块。与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相比,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复发率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