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进入人体后在血管内皮细胞、骨髓、肝脾、肺和淋巴结等肿胀和器官内增殖,再次释放入血,出血病毒血症。而且汉坦病毒可直接损害感染细胞的功能和结构,并诱导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释放出多种细胞因子,引起多器官损伤。
1、炎症机制:病毒侵入人体后可引起机体一系列免疫应答,引起机体组织损伤,多见于Ⅰ、Ⅱ、Ⅲ、Ⅳ型变态反应及各种细胞因子和介质。
2、发生出血、休克和急性肾衰竭的机制
出血:与血管壁损伤导致红细胞外渗、血小板减少及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
休克:患者出现原发性休克与全身小血管广泛受损,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大量外渗使有效血容量下降,可引起本病。
急性肾衰竭:主要与组织灌注不足及肾实质受损有关,包括肾血流量减少、肾素、血管紧张素分泌增多等原因。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于感染了汉坦病毒之后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据国内外不完全统计有170多种脊椎动物能够自然感染汉坦病毒,而在我国主要是黑线姬鼠、褐家鼠作为主要的传染源。它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五种:第一种是呼吸道传播,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比如说尿、粪、唾液等污染尘埃后,可以形成气溶胶,通过呼吸道传染给人体;第二种是消化道,进食了污染的食物进行传染;第三种是接触传播,被鼠咬伤或者接触到老鼠的血液可以引起感染;第四种是垂直传播,孕妇感染之后可以感染给胎儿;第五种是垂直传播,尽管我国从恙螨中有分离到汉坦病毒,但是它具体的传播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证实。
观看语音
流行性出血热又被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属于危害人体健康的传染病,主要是因为汉坦病毒引起。动物相关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为主要传染源,多发于青壮年人群,患者会出现出血、发热、眼眶痛及恶心呕吐、胸闷、充血和低血压等临床症状。
流行性出血热发病原因及传播途径
1、接触病源导致发病。患者可能被鼠类咬伤,或是皮肤创伤处直接接触到鼠类的排泄物、分泌物。
2、母婴传播。若孕妇患有流行性出血热,则会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
3、呼吸道传播。含有血热病毒的动物的排泄物在污染灰尘之后变成气溶胶颗粒,患者吸入这样的空气会导致呼吸道感染,从而患病。
4、通过消化道感染。患者可能食用了被病毒源动物污染的食物或是水,导致病毒通过口腔粘膜及胃肠粘膜感染。
如何预防流行性出血热
1、以防鼠灭鼠的措施为主,在根源上断绝感染源。确保家中或工作场地无鼠,防止鼠类进入室内,鼠类的排泄物需要小心处理。
2、患者取相关医院接受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我国也在实行扩大免疫接种规划措施。
3、保持室内的卫生,及时清扫产库等地。
观看文章流行性出血热是通过老鼠进行传染的,病人是不会引起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性出现,注意根据病人的具体临床表现及时对症治疗控制身体的流行性出血热,平时注意环境的清洁卫生,注意控制老鼠等等有害动物,避免出现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传染性的发生,注意环境的消毒处理。
观看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