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骨折后一般需要一个月到两个月后才能走路,但是具体的时间还是要取决于骨折的严重程度以及恢复状况。髋关节骨折是比较常见的骨科疾病,主要是因为外伤的原因而造成的。建议在恢复期间要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和作息规律,饮食中多补充维生素以及钙的食物,有助于骨折的恢复。
观看问答
髋关节位于人体的躯干和下肢的交界部位,如果髋关节一旦骨折,对人体的生活和活动能力会造成严重的限制。当髋关节发生骨折时,起初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股骨头坏死,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伤者死亡。
髋关节骨折的表现:
髋关节骨折其实是指髋关节周围骨组织的骨折,如骨盆髋臼的骨折、股骨颈的骨折、股骨头的骨折。这种情况多半是由直接或者间接的暴力导致患者髋关节周围骨组织局部的损伤,其表现为剧烈的疼痛和不能活动以及不能站立行走,患者的腿髋部有肿胀,其下肢处于拒动状态,只能保持一个姿势不敢动,在拍片子及搬运的过程中是非常痛苦的。
髋关节骨折的护理常规:
1、无论是用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髋关节骨折,如果有组织的出血、充血、水肿时候,护理是以止痛消肿为主的。
2、如果患者做了手术,术后要特别注意观察患者的体温、患肢的水肿情况以及末端血运情况。保持手术切口的干燥清洁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减少二次感染的风险。如果是没有做手术,就要用一些活血的措施,比如药物治疗或者是康复的物理治疗,帮助进一步的消肿,改善局部的血供,促进骨骼的愈合。
3、患者要适当的锻炼,要以功能训练或者功能康复为主。需要增加局部的肌肉的力量,骨头会感知到局部力量的增强,会越来越结实。加强患者肢功能锻炼可以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又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处的愈合。
观看文章根据问题询问的病情分析,髋关节是人体下肢很重要的承重关节,如果由于外伤引起了髋关节部位骨折,在短时间内是无法行走的,会引起骨折部位移位以及疼痛、畸形等症状加重的情况。如果是通过保守治疗,需要卧床休养三个月时间左右,才能逐渐地扶拐杖下地行走,并且还需要定期前往医院复查,明确骨折完全愈合后才能进行日常的行走和剧烈活动。所以在临床中,如果由于髋关节出现了骨折的病情,建议需要进行骨折复位以及内固定手术治疗,可以有助于患者尽早地离床活动,在骨折手术后一周时间就可以扶双拐下地活动,但是患肢的髋关节部位不能完全负重,需要进行相应的功能康复锻炼来逐渐地进行日常的行走和活动。在临床中一定要在骨折手术后及时地定期前往医院复诊检查,明确骨折恢复情况,来制定日常活动的具体康复时间。
观看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