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治疗
1、脊髓损伤的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并应维持呼吸道通畅、血循环稳定等。
2、早期可进行对局部进行冷敷,能减少出血和水肿,延缓脊髓损伤的进展。
药物治疗
1、类固醇激素:常用药物包括甲泼尼龙、泼尼松龙等,能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提高神经细胞的存活度,降低组织水肿,改善脊髓血流量,防止损伤后脊髓缺血进一步加重。
2、脱水剂:常用的有甘露醇、呋塞米等,主要用于治疗脊髓水肿,减轻脊髓损伤所造成的继发性脊髓损害。
3、改善微循环药物:常用的主要有东莨菪碱,可调整微循环,改善脊髓内部的微环境,促进受压脊髓的血液供应。
4、神经营养药物:比如维生素B12、神经节苷脂等,能促进轴突再生,保护神经细胞,促进脊髓修复。
手术治疗
1、椎板减压术:主要适用于颈椎后部结构受损且神经压迫的患者。
2、前路减压术、后外侧减压术:前路减压术适用于椎管前方受压且有进行性加重的神经损伤,屈曲型压缩骨折患者。后外侧减压术适用于椎管后方受压患者。
3、后方切开复位术、椎板切除术:可用于骨折脱位所致圆锥受压、损伤,马尾神经断裂患者。
4、清创术、硬脊膜修补术:适用于胸腰段开放性脊髓损伤,伴脑脊液外漏的患者。
其他治疗
1、高压氧治疗:进行高压氧治疗可提高脊髓损伤段的氧张力,改善缺氧情况。
2、脉冲电治疗:将外置电场的两极置于脊髓损伤处的周围,能够改善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功能。
在临床当中治疗脊髓损伤的药,激素也是非常大的,往往在这种情况下叫做激素冲击治疗;也就是说,在脊髓损伤的前三天之内,大剂量的给予激素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逆转脊髓损伤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但是也一定要注意这种激素虽然量比较大,但是不要超过三天、短时间的应用,对人体的损伤相对来讲较小;但是如果长期处于这种大剂量激素的状态,就会对患者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在临床当中一定要注意使用天数的问题,而且也要严格的注意患者的临床症状是否有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果确实存在,及时调节药物用量甚至是停止,这样更加有利于整体的治疗。
观看语音脊髓损伤治疗的方法分为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两种。外伤造成的脊髓损伤,大多数都是由于骨折压迫脊髓,从而导致了神经细胞损伤,一般如果症状轻微的话,都是以应用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的药物保守治疗为主,如果患者存在截瘫或者是其他症状的话,且骨折压迫神经比较明显,可以考虑手术解除压迫。但是不管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患者神经细胞的损伤恢复都是特别慢的,可能需要三个月到半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够慢慢恢复。
观看问答
脊髓损伤属于比较严重的一类神经损伤,其发生主要是由于脊髓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外力刺激有关。除此之外,肿瘤、脊椎裂以及脊柱侧弯等病因以及感染类因素等,都可能会成为诱发脊髓损伤疾病发生的原因。
脊髓损伤的出现,很容易让患者因此而截瘫,让患者生活无法自理甚至是因此而丧命。由于脊髓损伤出现后带来的危害不可逆,因此大家要在积极对脊髓损伤部位处理的同时,对于后期康复治疗方面的工作也要做到位,以便最大程度的恢复脊髓功能,将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脊髓损伤能治吗?
虽然目前医学技术在不断进步与发展,许多医学难题在逐渐被攻破,但对于脊髓损伤后如何有效治疗的问题研究,进展不是很大。由于轴突、神经元都缺乏再生能力,脊髓损伤发生后是无法再生的。
因此目前临床上对于脊髓损伤问题的治疗重点,是在没有完全损害的脊髓神经压迫类疾病上。被压迫的部分神经解除压迫后,部分功能是可以恢复的。后期多寄希望于康复方面,主要是借助机械工程学或生物医学工程的方法,让患者可以在后期可以达到部分功能自理和生活自理的程度。
一般脊髓损伤治疗需要几个阶段?
临床在应对脊髓损伤疾病时,治疗的过程中主要包含有两个阶段:急性期和后续的功能恢复期。
所谓的急性期指的是脊髓发生损伤后8个小时之内的治疗。目前临床在治疗时,主要是采取激素的冲击疗法,就是5.4毫克每公斤体重的激素,在24小时以内输进去,且要在脊髓损伤后的8小时内输入60%-80%,起到比较好的冲击效果。
第二期要根据患者是否有脊髓压迫,或压迫性水肿,或骨头错位,或压迫等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手术,让脊髓复位。复位后根据脊髓功能恢复的程度,再决定后期是否需要继续做康复治疗等。
观看文章目前全世界都在研究脊髓损伤治疗的方法,但是总的来说进展不大。因为神经损害以后,特别是脊髓损害以后不能再生,轴突、神经元都缺乏再生的能力。所以现在的主要治疗集中在没有完全损害的压迫,这些把压迫解除以后,可能会有部分恢复。更多的寄希望于康复,一些机械工程学或生物医学工程的方法,来使病人获得一定程度的功能自理和生活自理,甚至是恢复一部分劳动能力。当然大家也都在努力研究生物学的方法。
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