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症状
1、分级
(1)1级:组织间隙损伤,不伴有纤维连续性破坏。
(2)2级:韧带部分撕裂伴轻度松弛,但无受累关节的不稳定,韧带保持连续性。
(3)3级:损伤韧带的完全撕裂。
2、分期
(1)早期:疼痛剧烈,局部迅速肿胀,在2~3天内瘀血凝结,功能障碍。
(2)中期:受伤3~4天后,肿胀开始消退,瘀斑转为青紫色,局部皮肤温热,疼痛轻减。轻者伤后10~14天可痊愈,重者肿胀消退显著,疼痛明显减轻,但功能尚未完全恢复。
(3)后期:韧带断裂重症在2周后瘀肿大部分消退,瘀斑转为黄褐色,疼痛渐不明显,功能轻度障碍,经3~5周后,症状全部消失,功能亦可恢复。少数患者血肿未能全部吸收,局部仍见肿胀或硬结如块,疼痛隐约,活动受限,可迁延成慢性扭伤。
并发症
反复多次韧带断裂后可能形成习惯性扭伤,甚至引起骨关节炎。
患者发生严重肌肉撕裂或撕脱时,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病情迁延可能遗留多种肌肉功能障碍,甚至致残。
腰部韧带断裂,患者在局部会出现明显疼痛的症状,而且患者局部还有可能会出现肿胀、淤血的现象。腰部韧带断裂局部会出现出血的现象,患者局部很有可能会出现发紫的情况,同时患者还会出现腰部明显的活动受限。这种情况下,患者可以配合医生通过腰部的核磁共振来进行诊断,同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对症治疗。在治疗期间,配合医生服用消炎抗感染的药物,还有止痛的药物来进行治疗。
观看语音韧带断裂的症状是局部疼痛以及肿胀,还会出现活动受限的症状。韧带断裂多数是局部受到了外伤所引发的,可以配合医生采取药物进行治疗,并且还在进行石膏或者是支具固定,必要时也可以选择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还要按时到医院进行复查,密切观察病情的恢复情况。
观看问答脚踝韧带断裂,它主要的症状是疼痛、肿胀,脚踝关节的活动受到影响,也就是医学常说的活动受限。生活中常见的脚踝韧带断裂,多数是因为外伤、扭伤引起的。脚踝周围是有分为内侧跟外侧两组重要的韧带,由于解剖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在扭伤或者损伤时,通常损伤的都在外侧。而外侧有三条韧带,前方、中间,还有后方,最容易扭伤的实际上是最前方的这条韧带,其次,是前方跟中间的这条韧带。1、出现踝关节损伤要判断疼痛,感觉一下疼痛的具体部位在哪里,究竟是在外侧,还是在内侧;是在外侧的哪个部位,是前方、中间,还是整个外侧。2、其次,是肿胀。刚开始有可能是损伤局部的肿胀,随着时间的推移,局部的毛细血管出血越来越多,肿胀范围可能会扩大,甚至出现局部的淤青、水泡。3、脚踝关节的活动受到影响,就是关节不敢活动,甚至有关节的松动、不稳定感。
观看视频
脚踝韧带是连接脚踝的纽带,在组成上主要由致密的结缔组织组成。根据韧带所在的位置不同可以将韧带分为囊外韧带和囊内韧带,分别位于关节腔的外面和内部。韧带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可以使得关节在一定范围内活动,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就有可能导致韧带拉伤断裂。
一、脚踝韧带断裂症状:
1、韧带挫伤:韧带挫伤属于韧带损伤中比较轻微的一种类型,一般是由于在活动中脚踝的活动范围超出韧带的活动范围,导致韧带受损,一般都不是特别严重,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脚踝部位红肿的症状。
2、韧带扭伤:主要表现为在脚踝损伤部位有肿胀,疼痛的感觉,脚踝的活动也会受到限制,在用脚的时候会出现剧烈的疼痛感,脚踝部位有明显的红肿症状。
3、韧带拉伤:韧带拉伤之后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而且按压脚踝的时候也会出现明显的压痛,皮下也会出现出血现象,因此皮肤呈现青紫色,也有肿胀的症状。
二、脚踝韧带断裂的治疗方法:
一般情况下而言,韧带断裂之后都需要做韧带修补手术,但是部分韧带修补之后,韧带的强度一般比原本的韧带强度弱,因此在修补之后还要做韧带重建手术。做重建手术最常见的手术是在关节镜下进行微创重建手术,效果比较好。
观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