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防和治疗贫血,常规补充铁剂和叶酸,提高对失血的耐受性。
2、积极治疗肝炎及胎盘早剥、死胎等能引起凝血机制障碍的疾病。
3、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宫内异常情况。
预防产后出血有很多方法。1、通过疏导,进而减少产妇的心理负担。2、手术前定期进行全面的检查。3、生活中尽量要保证孕妇食物的营养丰富,增强其身体素质。孕妇在怀孕期间身体较为虚弱,需要格外的照顾。手术过后,要观察其身体是否有不适或者异样。并保证孕妇食物的清淡。
观看问答在临床上的一、二、三级预防,主要是针对产后出血的出血量来定义的。那什么是产后出血呢?一般如果顺产后,胎儿娩出以后阴道出血量达到500ml,就诊断是产后出血。剖宫产的时候,如果胎儿娩出以后,手术的创面、阴道加起来一共出血量超过1000ml,就可以诊断为产后出血。当出血量还没有达到产后出血诊断标准时,比如400m,当阴道出血量已经达到400ml,还不能诊断为产后出血,这时就会启动一级预防措施,觉得这个人非常有可能要发生产后出血,就要开始采取一些措施控制,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当产后出血量继续增加,增加到500~1500ml之间时,我们就要对产后出血进行治疗,这就叫做产后出血的二级预防,其实它已经不是预防了,已经是治疗状态。当阴道流血量超过1500ml以上,就是非常严重的产后出血状态时,这时就要启动产后出血的三级预防。这时也不叫预防,应该是三级的治疗措施,可能要采取除了药物,普通的常规治疗手段以外的治疗手段,来治疗产后出血。
观看视频对于流产后出血的女性,通常都需要注意出血的持续时间,而且要注意出血的量,同时还要观察是否有明显的臭味表现。一般女性在人工流产或者药物流产以后,都会有明显的阴道出血。其实就是蜕膜组织剥落而引起的生理性表现,可能在7~10天左右,这种出血就会自然干净。所以在人工流产术后,不需要对这种出血做任何的其他处理,而且要尽量的注意休息,同时还可以服用促进子宫收缩恢复的药物进行调理。
观看语音产后晚期出血是指在分娩后24小时期间发生的大量子宫出血,出血量超过500毫升。最常见的发病率发生在出生后1至2周,有的甚至会在出生后6周后持续发生,也被称为产褥期出血。产后晚期出血的发生率与产前护理和产科质量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产后晚期出血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一、预防
1、产后晚期出血是产褥期的严重并发症。通常由持续或间歇性阴道出血和突然大量出血引起的严重失血性休克。如果不及时和妥善治疗,可能导致产妇死亡。
2、做好孕期保健,妥善处理分娩过程,可以明显减少产后晚期出血的发生率。有产后出血史,多次流产史,胎盘滞留,应警惕,做好良好的产前保健,及时进行产后监测。
二、保护措施
1、正确处理第二和第三产程,肩部应缓慢保护会阴,以免撕裂软产道。分娩后密切观察收缩量和阴道流血量,按压宫底以促进血液排出。
2、剖宫产的严格适应症,加强促进正常的生理分娩方式,减少社会因素的影响。对于那些剖宫产指征的患者,在子宫下部选择子宫切口,首先切开一个小口,然后用手将其撕成适当的长度。胎头应轻柔,选择合适的缝线,针距不宜过密,止血彻底,术后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观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