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治疗目的在于保护视力,消除颅内杂音,使眼球回缩,防止脑出血及鼻出血。治疗原则是尽可能关闭瘘口,同时保持颈内动脉通畅。手术是本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部分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有一定的自愈倾向,当患者有治疗顾虑而症状较轻时可暂时保守治疗,如病情加重再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1、可脱式球囊栓塞术
(1)手术原理:通过高流量的瘘口血流量,引导球囊进入瘘口,在脱离前,使用造影剂将球囊膨胀到大于瘘口的体积,以阻塞瘘口的血流。
(2)特点:可脱式球囊栓塞术是介入治疗的经典术式,操作较为简单,但是可控性较差,复发率较高。
2、弹簧圈栓塞术
(1)适应证:适用于瘘口小、引流不复杂的病例。对于瘘口大,复杂的病例,弹簧圈多结合支架使用来治疗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2)手术原理:弹簧圈具有良好的顺应性,可充分填塞瘘口附近的海绵窦腔,从而做到对海绵窦致密栓塞。
3、微弹簧圈联合Onyx胶栓塞术
(1)适应证:瘘较小(2-3mm)且为复发的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2)手术原理:将微导管塑形后,用微导丝引导球囊进入海绵窦近瘘口处,充盈球囊将瘘口完全封闭,然后经微导管在海绵窦内接近瘘口处填塞合适尺寸的弹簧圈数枚,并在球囊充盈保护下,经微导管缓慢注射Onyx胶栓塞封堵瘘口,之后泄去球囊以恢复颈内动脉血流。
4、覆膜支架置入术
(1)适应证:适用于瘘口长度小于支架长度、血管无严重迂曲、支架覆盖区域没有重要的血管分支、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合并假性动脉瘤或球囊栓塞后,发生移位等形成假性动脉瘤者。
(2)手术原理:利用支架表面的膜直接覆盖瘘口,阻断异常的动静脉交通,同时又能保持颈内动脉的通畅。
其他治疗
对于发病早、症状轻、进展缓慢、瘘口小、没有皮质引流静脉、无急剧视力下降的患者可先观察或采用压迫颈总动脉法或压迫颈总动脉的同时,压迫颈内静脉,增加静脉压,降低海绵窦瘘口处的动静脉压力梯度,促进海绵窦内血栓形成,使瘘自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