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肾炎主要由于感染、药物过敏、代谢、遗传、血液系统疾病等引起。其中,急性间质性肾炎以药物和感染最常见;而慢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因复杂多样。
1、急性间质性肾炎病因
(1)药物过敏
引起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的药物种类繁多,抗生素占60%~70%,其中以B-内酰胺类抗生素最常见,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其中又以甲氧西林的发生率最高。此外,氨基糖苷类药物、两性霉素B、非甾体抗炎药、利尿药、磺胺类药、利福平、X线造影剂、环孢素、顺铂等引起亦常见。
(2)感染
包括肾脏感染和全身感染。其中,肾脏感染以急性肾盂肾炎和肾结核为主;全身感染可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感染引起,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白喉、猩红热、钩端螺旋体、布氏杆菌、梅毒、支原体、伤寒、巨细胞病毒、麻疹及弓形虫等所致。
(3)免疫性疾病
较为少见,但多种免疫性疾病均可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结节病、IgA肾病、韦格纳肉芽肿以及肾移植排斥反应等。
(4)特发性急性间质性肾炎
较为少见,是指经肾活检证实为典型的急性间质性肾炎,而查不到特异的病因(如感染、药物以及全身性疾病、重金属中毒等),约1/3的患者会出现特发性小管间质性肾炎-葡萄膜炎综合征(TINU)。
2、慢性间质性肾炎病因
(1)药物或毒素
①中药:主要为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如关木通、广防己、马兜铃、朱砂莲、青木香、天仙藤、寻骨风等。
②西药:主要为镇痛药、环孢素等。其中,约20%的慢性间质性肾炎因长期滥用镇痛药所致,患者往往服用镇痛药数年以上,甚至有10~20年病史,可引起镇痛药肾病的药物包括有非那西汀、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布洛芬等。
③重金属:如铅、镉、银、砷、金、钡、铋、铬、铜等。
④化学毒物或生物毒素:如四氯化碳、甲醛、蛇毒、蜂毒、生鱼胆等。
(2)感染
以慢性肾盂肾炎最为常见,由各种细菌、病毒、真菌引起反复尿路感染,致肾间质慢性炎症改变,肾盂、肾盏变形与纤维化。
(3)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结节病、韦格纳肉芽肿等。
(4)遗传性疾病
①家族性间质性肾炎:是Richmond于1981年首先报告,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其特点是患者呈慢性进行性肾衰竭过程,血尿不突出,无大量蛋白尿。
②海绵肾、髓质囊性病:是一组肾脏囊性病变,以肾髓质结石形成或囊性病变为主要特征,大部分患者有肾浓缩功能和酸化功能障碍,进行性肾间质纤维化,最终发生肾衰竭。
③巴尔干肾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地方性疾病。主要累及肾间质和肾小管,呈慢性进行性肾衰竭,高发区主要在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的多瑙河两岸100公里范围内。病因不明,怀疑与当地环境存在的毒素有关。
(5)血液系统疾病
如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轻链沉积病等。
(6)代谢性疾病
如高尿酸血症肾病、低钾性肾病、高钙性肾病等。
急性间质性肾炎可以由于多种病因所引起,在临床上的表现主要是急性肾衰竭,病理上的表现为急性肾小管间质病变的一组临床病理综合征。病因的不同,表现的类型也不同,药物和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较少见的原因为自身免疫相关性的特发急性间质性肾炎。在治疗方面,一定要针对病因治疗并对症处理,去除导致间质性肾炎的病因,并给予支持疗法,包括对症治疗和透析治疗,这样是有可能治愈的。
观看语音对于患有感染性小管间质性肾炎的患者的治疗方案上的确定,是需要找到患者原发疾病的,然后进行抗感染的治疗,考虑是需要住院使用抗生素类的药物来进行治疗的,而且要观察患者的身体状态,然后再对所用的药物进行调整,患有这种疾病以后患者会出现发热以及关节部位疼痛的感觉。
观看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