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目前缺乏统一的治疗方案。多数患者对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有良好的反应。此外,还需针对相关症状进行治疗,如减少尿蛋白等。
对症治疗
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可通过降低肾小球内压和直接影响肾小球基底膜对大分子的通透性,有不依赖于降低全身血压的减少尿蛋白作用。
药物治疗
1、激素
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通过抑制免疫炎症反应,抑制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影响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等综合作用而发挥其利尿、消除尿蛋白的疗效。常用泼尼松、甲泼尼龙等。但长期应用激素的患者可出现感染、药物性糖尿病、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少数病例还可能发生股骨头无菌性缺血性坏死,需加强监测,及时处理。
2、细胞毒药物
这类药物可用于“激素依赖型"或“激素抵抗型”的患者,可协同激素治疗。若无激素禁忌,一般不作为首选或单独治疗用药。环磷酰胺是国内外最常用的细胞毒药物,在体内被肝细胞微粒体羟化,代谢产物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肝损害,并可出现性腺抑制(尤其是男性)、脱发、胃肠道反应及出血性膀胱炎。
相关药品
泼尼松、甲泼尼龙、环磷酰胺
手术治疗
本病目前缺乏特异性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手术治疗
本病目前缺乏特异性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