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医生会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患者异常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病情的变化情况,询问患者既往的饮食习惯、感染性疾病经历等,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病原学检查、X线、结肠镜、腹腔镜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1、中毒性菌痢
起病更急,开始即出现高热、惊厥、神志模糊、面色苍白,重者血压下降、休克,数小时后出现脓血便。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常以腹痛、腹泻为主,1~3d内出现红豆汤样或果酱样血便,少量粘液,无里急后重。病程、粪便性质和病原学检查可资鉴别。
2、绞窄性肠梗阻
腹痛、呕吐、便血、休克等症状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相似。但绞窄性肠梗阻腹痛突出而剧烈,腹胀、呕吐更重,无排便排气,血便出现晚且量少。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早期出现肠梗阻是由于病变侵及肠壁浆肌层,引起节段性运动功能障碍,多为不全性肠梗阻;后期发作的肠梗阻则由于肠管的僵硬、狭窄、粘连、坏死等原因引起,多为完全性梗阻,而且此前常先有腹泻、便血。可通过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进行鉴别。
1、急性胃肠炎型
见于疾病的早期,患者有腹痛、水样便、低热,可伴恶心、呕吐。
2、中毒性休克型
患者出现高热、寒战、神志淡漠、嗜睡、谵语、休克等表现,常在发病1~5天内发生。
3、腹膜炎型
患者有明显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及急性腹膜炎征象,受累肠壁坏死或穿孔,腹腔内有血性渗出液。
4、肠梗阻型
患者有腹胀、腹痛、呕吐频繁,排便、排气停止,肠鸣音消失,出现鼓肠。
5、肠出血型
患者以血水样或暗红色血便为主,量可多达1~2L,出现明显贫血和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