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急性细菌性痢疾?
-
急性细菌性痢疾是指由于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可通过肠道传播的疾病,我国以福氏菌群为主。多好发于儿童和青壮年,本病具有传染性,可通过水源或者食物经消化道传播,也可经苍蝇间接传播。本病的传播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易感人群。本病临床表现为解黏液脓血便、腹痛腹泻以及里急后重,也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 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病因 «查看更多
-
急性细菌性痢疾由感染志贺菌引起。志贺菌属包括痢疾志贺菌(A群)、福氏志贺菌(B群)、鲍氏志贺菌(C群)、宋内志贺菌(D群)4个群,在我国以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多见。志贺菌进入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细...
- 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症状 «查看更多
-
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潜伏期为数小时到7天不等,大多数为1~2天。常见症状有发热、腹痛、腹泻、排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但不同类型的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典型症状1、普通型(典型)起病急,有畏寒、发热,体温可达...
- 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治疗 «查看更多
-
治疗原则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消化道隔离,毒血症状重者必须卧床休息,饮食以流食为主。根据当地流行菌株药敏试验,或粪便培养的结果,选择抗菌药物治疗。急性期治疗中毒性菌痢病情危急且严重,常需采...
急性细菌性的痢疾,通常是指因为贺志菌感染所导致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的疾病,在感染之后会引起腹痛,腹泻,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还有可能会出现休克以及脓毒血症。部分人群会因为排出大量的水样便稀烂变而导致脱水或者电解质紊乱,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以及处理。应该预防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以通过口服第三代补液盐以及静脉输液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另外,还需要应用敏感的抗生素来治疗,必要时应用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来帮助确定敏感的抗生素。
观看语音急性细菌性痢疾一般是痢疾杆菌感染而导致的。吃了不卫生的食物或者变质的食物就都有可能会患上,而且细菌性痢疾与季节也会有一定的关系,多好发于春秋季节,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建议及时采用些消炎、抗病毒类的药物治疗,平常尽量多喝水。
观看问答- 急性细菌性痢疾怎么治
-
急性细菌性痢疾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可伴有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有感染性休克和中毒性脑病。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对症治疗。1.一般治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