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手术库
检查库
内科
呼吸内科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内分泌科 风湿免疫科 肾内科 风湿免疫科 普内科
外科
神经外科 心胸外科 乳腺外科 泌尿外科 肝胆外科 胃肠外科 肛肠外科 胃肠外科 骨外科 外伤科 整形烧伤科 普外科
男女老幼
妇产科 妇科 产科 男科 儿科 小儿科 新生儿科 生殖健康 整形美容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病科 性病科
五官科
眼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精神心理科
精神病科 心理咨询科 成瘾医学科
肿瘤科 感染科 肝病科 急诊科 中医科 体检保健科 营养科 疼痛专科 非临床科室

白大衣高血压

您的位置: 首页 > 找疾病 > 心血管内科 > 白大衣高血压 > 诊断
白大衣高血压的诊断

一般根据患者在诊室内测得血压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而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显示血压正常,即可做出诊断。但因诊断中包含“高血压”一词,可能对健康状况产生负面影响,故临床关于白大衣高血压的诊断较为谨慎。

诊断依据

目前,对于“白大衣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存在差异,如

1、中国的参考诊断标准

“白大衣高血压”患者诊室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并且白昼动态血压收缩压<135mmHg舒张压<85mmHg。

2、2013年欧洲高血压指南提出的诊断标准

诊室血压≥140/90mmHg,诊室外或家庭自测血压白天<135/85mmHg且24小时动态血压全天<130/80mmHg。

鉴别诊断

在诊断过程中,应对白大衣效应、隐匿性高血压等容易与之混淆的概念加以区别。

1、白大衣效应

二者在概念上不同。白大衣效应是指患者在诊室内发生血压的暂时升高,高于诊室外血压的现象。白大衣高血压是一个质的概念,是指患者诊室内血压高于诊断标准而诊室外血压正常的情况。而白大衣效应则是一个量的概念,可以发生在白大衣高血压患者,也可以发生在正常人群和持续高血压患者。

2、隐匿性高血压

又称“逆白大衣高血压”,其与白大衣高血压相反,是指诊室测量血压不满足高血压诊断标准(<140/90mmHg),而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测量血压升高(≥135/85 mmHg)。

白大衣高血压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诊室外血压测量结果,进一步将白大衣高血压分为部分白大衣高血压和真性白大衣高血压两种。

1、部分白大衣高血压

诊室血压高,而动态血压监测(ABPM)或家庭血压测量(HBPM)正常。

2、真性白大衣高血压

诊室血压高,而动态血压监测(ABPM)和家庭血压测量(HBPM)均正常。

疾病专区 更多»
富贵病

富贵病原本是一种俗称,但是现代医学发现,这些富贵病具有某些相同的特质,因此这种疾病也逐渐被划分为现代疾病的范围内,其正规的医疗名称为现代文明病。社会发...

急症

在医学上并没有急症的精准定义,急症更倾向于一种通俗的概念,经常会听到某位患者突发急症的说法。因此,急症的概念更倾向于传统医学观念中的急性发作期。处于这...

心包病

严格意义上说,在医学上并不存在心包病概的念。有部分患者认为,心包病是心包疾病的简称,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心包是患者身体内部切实存在的一种组织,对稳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