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失血性贫血的病因众多,出生前失血、出生时失血和出生后失血的常见原因各不相同。出生前主要由胎-母输血、胎-胎输血和胎-胎盘输血引起,出生时主要由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畸形、多叶胎盘、脐带畸形引起,出生后主要由脐带失血、肠道失血和内出血引起。
1、出生前失血
(1)胎-母输血:是指胎儿的血液进入母体循环,造成胎儿失血,是导致新生儿失血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
(2)胎-胎输血:胎-胎输血是单卵双胞胎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约为15%,占所有双胎妊娠的1%,病死率较高,随着近年来的研究与诊治进展,胎-胎输血的存活率有所提高。
(3)胎-胎盘输血:是指胎儿出血至胎盘,主要因脐带绕颈和剖宫产造成。
2、出生时失血
(1)产科因素:常见于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和胎盘畸形,可引起母亲和胎儿大量出血。
(2)多叶胎盘:多叶胎盘比较常见,由于多叶胎盘每叶的静脉比较脆弱,容易造成破裂出血。
(3)脐带畸形:脐带畸形常见的有脐带血管瘤、迷走血管,由于缺乏脐带组织的保护,容易破裂出血。
3、出生后失血
(1)脐带失血:如脐带结扎不紧、脐带断端血管再度开放、多次行诊断性脐静脉取血均可引起脐带失血。
(2)胃肠道失血:维生素K缺乏、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应激性溃疡均可引起胃肠道失血,胃肠道失血往往病情较重,需要紧急处理。
(3)内出血:多由产伤引起,包括颅内出血、头颅血肿、肝脾破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