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人伤后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头痛、恶心呕吐等表现。
典型症状
1、脑震荡伤后立即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有的仅表现为瞬间意识混乱或恍惚,并无昏迷。同时伴有面色苍白、瞳孔改变、出冷汗、血压下降、脉弱、呼吸浅慢等自主神经和脑干功能紊乱的表现。意识恢复后,对受伤当时和伤前近期的情况不能记忆,即逆行性遗忘。多有头痛、头晕、疲乏无力、失眠、耳鸣、心悸、畏光、情绪不稳、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一般持续数日、数周,少数持续时间较长。
2、脑挫裂伤损伤后患者昏迷,其程度要比脑震荡深些,时间也要长些,但两者并无明显的界线。损伤后患者的主要表现也与脑震荡相似,但脑挫裂伤患者还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与神经损伤的定位症状等。
(1)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主要是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等方面的变化,轻者血压逐渐上升,脉搏减慢,脉缓而无力,呼吸仍可正常。当颅内压继续上升,伤员意识逐渐昏迷,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搏渐渐增快,心跳减弱,血压逐步下降,呼吸不规则或出现潮式呼吸(时快时慢、交替出现的呼吸)。
(2)神经损伤的定位症状这类症状取决于脑损害的部位,常见的定位症状有:①单瘫:即一个肢体(上肢或下肢)的瘫痪。②偏瘫:一侧的上下肢都瘫痪。③抽搐:可发生在一侧肢体或两侧。④其他:如感觉障碍和失语症等。
3、颅内血肿颅内血肿若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其主要症状是再昏迷和瘫痪进行性加重。
4、脑干损伤脑干损伤是指中脑、脑桥及延髓的损伤,是头部内伤中最为严重的损伤,损伤后症状严重,死亡率高。患者可出现昏迷、高热、去大脑强直(患者肢体多呈角弓反张状态,即四肢过度伸直,同时颈部后伸)等表现。
并发症
癫痫、偏瘫、失语、肺部感染等。
黄疸引起的脑损伤,主要发生于新生儿,病儿会出现恶心、呕吐、嗜睡、喂养困难、哭闹拒奶、精神萎靡等症状。在早期还会表现为肌张力过低、拥抱反射消失、竖直抱起时头部歪向一侧或者椎向后方。随后不久便会发生肌张力过高、角弓反张、眼球转动困难、甚至意识模糊、惊厥尖叫等,严重的会出现晕厥、休克。新生儿黄疸容易引起脑损伤,是因为孩子刚刚出生不久,血脑屏蔽还没有发育完善的原因。
观看问答不同类型脑损伤,临床症状有所差异,具体如下:首先,脑震荡会导致短暂意识丧失、逆行性遗忘、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和心动过缓等。其次,脑挫裂伤可能引发意识障碍、脉搏呼吸增快、血压升高、头晕、恶心、呕吐和记忆力减退等。再次,颅内血肿可引起剧烈头痛、躁动不安、喷射样呕吐、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等临床症状。出现以上症状要尽快去医院神经外科、急诊科或神经内科就诊。
观看语音闭合性脑损伤一般是指严重头部外伤造成的颅内损伤,但是不伴有脑膜破裂,闭合性颅脑损伤后遗症要看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如果病情相对较轻脑组织没有损伤,一般可以完全恢复不会出现后遗症,如果病人出现严重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脑干损伤等情况。病人经过积极治疗后还有可能出现癫痫发作,或者出现一侧肢体偏瘫、乏力、行走功能障碍,失语、甚至出现精神异常、性格改变,严重的会长期昏迷不醒、进入植物生存状态等,如果颅内出现较大水肿要手术治疗。
观看视频
新生儿低血糖引起的脑损伤主要表现在智力低下,反应迟缓,有的患儿还会出现肢体活动障碍,出现肢体僵硬等症状。新生儿的低血糖如果没有及时矫正,就会引起脑损伤,因此新生儿在出生后发现有低血糖的情况时,一定要使用营养脑神经的药物,如果在出现脑损伤后,应该第一时间进行康复锻炼,有些患儿经过及时科学有效的治疗,可以减少对脑部的损伤,以免留下智力或肢体残疾。新生儿出现低血糖时,体内的血液含量较低,从而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对于新生儿的健康来说有及大的危害,要积极治疗。
新生儿低血糖是怎么引起的
1、暂时性低血糖:主要是因为体内的葡萄糖储存不足而引起的在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中比较多见,胎龄越小的宝宝,体内糖原储存也就越小,从而导致出生时出现低血糖。有的患儿也是因为在围生期的应激反应,影响到糖原的分泌,这些低血糖都是暂时性的低血糖,经过及时治疗可以快速纠正。
2、持续性低血糖:一些遗传代谢性疾病容易引起新生儿出现低血糖,比如脂肪酸代谢性疾病、高胰岛素血症、糖代谢异常或内分泌缺陷等疾病,会引起新生儿出现持续性的低血糖。
观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