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后视神经炎主要依据典型的发病年龄、方式、症状体征、病程演进进行临床诊断,患者出现急性或亚急性视力下降、眼球转动疼痛等症状,有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但眼底检查无明显异常有较大的诊断价值。此外,患者有无既往类似发作史、有无多发性硬化病史、有无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均对诊断有一定提示意义。在诊断过程中,视野检查、视觉诱发电位、磁共振成像等有助于视神经炎的诊断,而血清学检查、脑脊液检查、病原学检查、免疫学检查等有助于判断视神经炎的具体病因。医生还需要排除其它视神经疾病(如缺血性、压迫性及浸润性、外伤性、中毒性及营养代谢性、遗传性视神经病等)、视交叉及交叉后视路和视中枢病变、其它眼科疾病(如眼前节病变、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屈光不正、青光眼等)。
诊断依据
1、急性视力下降,伴或不伴眼痛及视乳头水肿。
2、视神经损害相关性视野异常。
3、存在相对性传入性瞳孔功能障碍、视觉诱发电位异常2项中至少1项。
4、除外其它视神经疾病,如缺血性、压迫性及浸润性、外伤性、中毒性及营养代谢性、遗传性视神经病等。
5、除外视交叉及交叉后视路和视中枢病变。
6、除外其它眼科疾病,如眼前节病变、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屈光不正、青光眼等。
7、除外非器质性视力下降。
8、符合上述7条者,可考虑诊断为视神经炎。在此基础上,患者眼底检查无异常改变,可诊断为球后视神经炎。
鉴别诊断
1、视盘炎
视盘炎患者临床表现和球后视神经炎类似。但是两者好发年龄和眼底检查结果不同,视盘炎好发于儿童,眼底检查可见视盘充血、水肿,以及视盘表面或周围有小的出血点。
2、其它视神经疾病
(1)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该病的病因有动脉炎性和非动脉炎性,典型症状为视力骤然下降,但是多无眼球运动疼痛,好发于中老年患者。非动脉炎性者既往多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长期吸烟史等病史,动脉炎性者可发现炎性指标升高。临床上可通过视野检查和眼底荧光造影与视神经炎相鉴别。其视野缺损常为与生理盲点相连的弓形或扇形缺损,与视盘的改变部位相对应。眼底荧光造影在早期可见视盘弱荧光或充盈迟缓。
(2)压迫性视神经病变:如前颅窝肿瘤等,其临床表现与肿瘤大小、压迫位置和程度有关。临床上可通过影像学进行鉴别,如头颅部磁共振成像等。
(3)中毒性及营养代谢性视神经病变:常表现为进行性无痛性双眼视力严重下降。临床鉴别诊断的关键在于详尽的病史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应当特别关注患者的毒物暴露史、用药情况、接触史、饮食习惯等,尽排查可能的原因,有时也可行实验性治疗以明确诊断。临床常见有慢性烟草中毒、酒精或急性甲醇中毒、重金属中毒、药物毒性(如乙胺丁醇、氯喹、异烟肼等)、严重营养不良严重贫血等。
(4)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如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多见于青年男性,是一种与双侧视神经病变相关的线粒体遗传性疾病。典型症状为双眼同时或先后急性或亚急性无痛性视力减退,伴中心视野缺损及色觉障碍。临床上可通过线粒体DNA点突变检查鉴别。
3、视交叉及交叉后视路和视中枢病变
该病中患者亦可表现为视力下降和视野受损,但是其视野受损表现较为特殊,常表现为双颞侧偏盲或不同类型的同向偏盲,一般不容易与视神经炎混淆,临床上可以据此行鉴别诊断。
4、非器质性视力下降
包括癔症和诈病性盲,主要通过病史、体征以及辅助检查进行鉴别,通过检查未见患者器质性病变后考虑该种可能。
1、基于视神经炎症发病的缓急分类
分为急性球后视神经炎和慢性球后视神经炎。
2、基于病变损害视神经的部位分类
(1)轴性视神经炎:主要损害视神经轴心部位的乳头黄斑束。
(2)视神经束膜炎:炎症主要侵犯视神经鞘及周围的神经纤维。
(3)横断性视神经炎:炎症侵犯视神经的整个横断面。
3、基于病因分类
(1)特发性视神经炎:特发性视神经炎是最常见的视神经炎类型,也是青年人视神经病变的最常见原因。其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关系密接,因此又称为“脱髓鞘性视神经炎”。
(2)感染性和感染相关性
视神经炎泛指累及视神经的各种炎症性的病变,如果伴有乳头肿胀的就称为视乳头炎或者是前部视神经炎,如果当乳头正常的时候,那就称为球后视神经炎,或者称为后部神经炎。通常临床表现为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典型的为中心,暗点,眼球眼周疼痛,眼底荧光造影,可能表现为正常,视觉诱发电位应该显著明显下降。
观看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