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通常根据患者发热、患病关节红肿热痛等临床症状,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同样有关节疼痛等症状的脉痹、行痹、三痹、尪痹、痛风等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1、发病部位
常发生于髋关节和膝关节。
2、主要表现
患病关节疼痛红肿、皮温增高,关节活动则剧痛,患肢不能负重,关节常处于半屈曲状态。可见高热、怕冷等全身症状。
3、流行病学
多见于青壮年或儿童,常发生在夏季,其他季节均可发病。
4、检查
血常规、血沉、尿酸检查、关节穿刺液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等检查有助于诊断疾病。
鉴别诊断
1、脉痹
病位在血脉,脉痹在早期或病程中晚期,可出现四肢脉络灼热疼痛,或有皮下结节和条索状物、按之则痛的特点;热痹以关节、肌肉红肿热痛,或痛不可触,屈伸不利,伴有身热、汗出,口渴为特征。
2、行痹
主要特点为痛处游走不定,行痹热象不突出,同时可见怕风怕冷,或肢体肿胀且阴雨天加重等症状。
3、三痹
主要表现为多关节游走性肿痛,三痹与气候变化有关,常反复发作。
4、尪痹
常为手足小关节患病,尪痹关节常有畸形及屈伸不利等表现。
5、痛风
多发生于中老年,痛风常有家族史,多有酗酒、偏食肥腻食物等不良饮食习惯,多发生在趾、跖、踝等处。
1、风热痹阻证
主要表现为发病急骤,关节、肌肉游走性疼痛,局部皮肤红肿,皮温升高,可见红斑,疼痛不可触碰,遇热症状加重,得冷有所缓解,关节屈伸不利;伴有汗出、怕风、发热、口渴、口唇干燥;舌红苔黄、脉浮数。
2、湿热痹阻证
主要表现为关节或肌肉肿胀,疼痛、沉重,皮肤发红,皮温升高,或见硬结、红斑;伴有发热、口渴不想喝水、烦躁不安、周身沉重、小便色黄混浊;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3、寒热错杂,热重于寒证
主要表现为关节肌肉红肿热痛,但局部怕冷,得暖有所缓解,或自觉发热但触摸皮肤不热,筋脉拘急,肢体关节屈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