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手术库
检查库
内科
呼吸内科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内分泌科 风湿免疫科 肾内科 风湿免疫科 普内科
外科
神经外科 心胸外科 乳腺外科 泌尿外科 肝胆外科 胃肠外科 肛肠外科 胃肠外科 骨外科 外伤科 整形烧伤科 普外科
男女老幼
妇产科 妇科 产科 男科 儿科 小儿科 新生儿科 生殖健康 整形美容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病科 性病科
五官科
眼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精神心理科
精神病科 心理咨询科 成瘾医学科
肿瘤科 感染科 肝病科 急诊科 中医科 体检保健科 营养科 疼痛专科 非临床科室

风瘙痒

您的位置: 首页 > 找疾病 > 中医外科 > 风瘙痒 > 治疗
风瘙痒的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病中医治疗以止痒为主,配合祛风、清热、利湿、润燥等方法;西医治疗以抗组胺药、镇静安眠药、钙剂为主。若因内部疾病引起瘙痒者,要及时寻找原因,采用标本兼顾、内服与外用兼治的方法;若瘙痒控制不明显,可加用静脉封闭或激素治疗。对老年性皮肤瘙痒,中医养血祛风方法疗效较好。

药物治疗

1、风热血热证

(1)方药:消风散合四物汤加减。

(2)常用中药:生地、玄参、丹参、白蒺藜、生龙骨、生牡蛎、蝉衣、防风、苦参、牛蒡子、甘草。

(3)中成药:皮肤病血毒丸、防风通圣颗粒、肤痒颗粒。

2、湿热内蕴证

(1)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2)常用中药:金银花、苍术、黄柏、龙胆草、黄芩、木通、栀子、白茅根、六一散。

(3)中成药:龙胆泻肝丸、二妙丸、四妙丸、金蝉止痒胶囊、疗癣卡西甫丸。

3、血虚风燥证

(1)方药:当归饮子加减。

(2)常用中药:熟地、生地、当归、何首乌、麻仁、桃仁、红花、荆芥、 白蒺藜、苦参、甘草。

(3)中成药:润燥止痒胶囊、乌蛇止痒丸。

其他治疗

1、外治疗法

(1)中药熏洗

治疗适用于无明显抓痕、血痂及皮疹无渗出的患者。采用当归、丹参、鸡血藤、白鲜皮、连翘等养血活血、解毒止痒的中药煎剂对皮损部位进行熏洗,每日1次,每次15分钟。

(2)中药蒸汽

治疗适用于皮损肥厚,呈苔藓样变的患者。采用当归、丹参、生地黄、火麻仁、地骨皮、白鲜皮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润肤作用的中药煎剂熏蒸皮损,每周3次,10次为1个疗程。

(3)中药涂擦

治疗适用于皮肤干燥的患者。可用黄连膏等外擦,以润肤止痒。

(4)中药封包

治疗用于皮肤干燥、脱屑的患者。用黄连膏外搽皮肤干燥处,用保鲜膜将皮肤封包40分钟,加强皮肤对药物的吸收,保持皮肤水分,以润肤止痒。

2、针灸疗法

(1)毫针

适用于顽固性瘙痒继发苔藓样变的患者。根据经络辨证选取背部俞穴和相应腧穴进行针灸治疗,以达到活血化瘀通络、养血祛风止痒的作用。每日1次,次为1个疗程。

(2)耳穴贴压

取枕部、神门、肺区、肾上腺等,埋针或埋豆,2-3天更换1次,双耳交替。

(3)穴位注射

适用于瘙痒顽固的患者。采用当归注射液或丹参注射液等具有养血活血功效之药物进行穴位注射,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

3、西药治疗

主要为镇静止痒,可应用各种抗组胺类和镇静类药物,亦可选用盐酸普鲁卡因静脉封闭疗法或选用钙剂。局部外用药以止痒为主,可选用止痒剂及润肤剂,也可选用各种皮质类固醇制剂。外阴、肛门黏膜区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

相关解析

出现皮肤搔痒的症状,用拔罐或者是吃中药,一般来说是不会有多大作用的,出现这种情况,要到正规公立医院皮肤科就诊,看看具体是什么原因,比如是否存在过敏,荨麻疹或者是其他的代谢性疾病导致的皮肤瘙痒,除此以外,肝肾功能出现问题,也能够引起皮肤瘙痒,所以说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观看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