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心跳骤停?
-
心脏骤停为各种原因引起的全身严重缺氧、缺血,继之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有效泵血功能消失,临床表现为扪不到大动脉搏动和心音消失,瞳孔散大,若不及时抢救可引起死亡。若心搏停止超过5分钟常可造成大脑严重损伤或死亡,即使复跳也往往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呼吸心跳骤停的抢救方法为心肺复苏,有适应症的要给予电除颤。呼吸心跳骤停,考虑可能去发生了心源性猝死,正确判断之后要快速的采用心肺复苏进行治疗。心肺复苏主要包括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抢救的同时要快速的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抢救药物治疗。有些患者在发病早期可能表现为室颤,室颤的患者要快速采用电除颤。呼吸心跳骤停的抢救要快速准确,早期及时的抢救能够有一定的成功率。
观看语音
呼吸心跳骤停指的是人的心脏停止跳动、肺停止呼吸,并且停止跳动,心脏射血的功能突然停止,患者会出现有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神志不清甚至重要器官严重的缺血缺氧,导致死亡等严重的症状,一旦发现呼吸心跳骤停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
呼吸心跳骤停的临床表现
1、意识丧失,判断患者意识丧失时,要轻拍患者的双肩、大声的呼叫,不要摇动患者头部和颈部,没有反应说明出现了意识丧失。
2、需要判断呼吸是否中断,紧贴于患者的头面部,听是否有呼吸音,观察患者是否有胸廓的起伏。
3、大动脉搏动的消失,包括颈部动脉、肱动脉、桡动脉、腹股沟动脉。颈动脉的位置在环状软骨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凹陷处;桡动脉在腕横纹上;肱动脉在肘横纹上;股动脉在腹股沟处。
呼吸心跳骤停的原因
1、呼吸心跳骤停可见严重的创伤,各种休克,如脓毒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等,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窒息,各种严重心脏病,脑卒中,中毒,麻醉意外等。
2、分为心脏和肺原发性疾病引起呼吸心跳骤停,如冠心病,心肌病,肺栓塞,恶性心律失常等。
3、其他为继发性原因,机制都是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供血不足,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力减低,心排血量下降,最终导致心跳呼吸骤停。
观看文章呼吸心跳骤停的抢救流程,首先要确认现场环境的安全,在评估患者的意识时,轻拍患者两边的肩膀,并且靠近患者的耳朵大声呼喊,再检查患者是否有呼吸或者脉搏。如果患者没有呼吸脉搏,要立即启动胸外按压,胸外按压的部位是两乳头连线的中点,然后是用手掌根部位,将一个手掌根置于另外一个手掌根上面,通过手掌根的位置去按压。按压的时候肘关节需要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成年人按压频率为一分钟100~120次,按压深度是5~6厘米,每次按下之后要使胸廓完全恢复。胸外按压30次后要开放气道,实施2次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如果有除颤条件,要尽快除颤治疗。完成5个循环的胸外按压之后,判断心肺复苏是否有效,有效的指标是颈动脉恢复搏动、有自主呼吸或口唇转红润等指标。
观看视频出现心脏骤停的症状,主要是表现为突然昏迷,同时有心跳停止,可以触摸大动脉。主要是病人出现突然的意识丧失。需要进行心电图的检查确定是否有心跳停止,同时也可以触摸大动脉,只要是大动脉停止波动,就有可能是心跳停止,建议还是及时的检查和治疗。早期主要是看颈动脉搏动是否消失。
观看问答-
-
胸外心脏按压有效的指标包括六项。 1、恢复自主呼吸。 2、心跳恢复,可以触及颈动脉、股动脉等大动脉搏动。 3、上肢收缩压在60mmHg以上。 4、散大的瞳孔回缩,双侧瞳孔... 详细»
-
-
导致心脏骤停的原因比较多: 第一,冠心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这种情况最容易造成心脏骤停,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心肌缺血性坏死,容... 详细»
- 参展外商突发心跳骤停,多学科医生接力救治转危为安
-
一年一度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已经结束一个月余,然而远道而来参展的印尼商人J先生才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原来,J先生在参会期间突发心脏骤停晕倒,幸好来自中山大学孙逸...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