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神经肌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但是均无明显特异性,与其他神经肌肉系统的营养、代谢障碍及中毒损害相似,临床诊断重在鉴别。
诊断依据
1、诊断步骤
(1)排除其他病因所导致的神经损伤综合征,如血管病变、感染、结缔组织疾病、药物副作用、中毒和代谢性疾病等。
(2)寻找隐源的恶性肿瘤。
(3)结合临床特征、实验室结果和临床随访作出PNS诊断。
2、2004年Graus诊断标准
(1)具有典型综合征的体征,在其后5年内发生肿瘤,可确诊。
(2)具有非典型综合征的体征,对肿瘤进行非免疫治疗后明显改善,而不是自发缓解,可确诊。
(3)具有典型或非典型综合征的体征,特异性神经元抗体阳性,但未发现肿瘤,可确诊。
(4)具有非典型综合征的体征,非特异性神经元抗体阳性,在5年内发生肿瘤,可确诊。
鉴别诊断
1、末梢神经炎
癌性神经肌病变应与各种原因所致的末梢神经炎相鉴别,包括使用抗癌药物所致末梢神经病变。其他原因引起的末梢神经炎常伴有特殊病史,例如糖尿病、酗酒、中毒、感染等,针对其病因治疗,症状可得到缓解。抗癌药物引起的末梢神经病变,可在疗程间期得到好转,化疗后加重,而癌性神经肌病在化疗后,由于肿瘤得到控制而缓解。
2、重症肌无力
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可见到主动运动后肌力暂时性增加,且一般先发于骨骼肌;重症肌无力的症状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且一般先见到眼睑下垂、吞咽困难,之后进展到骨骼肌。
3、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单纯多发性肌炎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症状缓解,预后较好。癌性多发性肌炎伴有恶性肿瘤病史,或在之后可发现恶性肿瘤,抗癌治疗后症状自然得到缓解。
基于2004年Graus分类法,根据受累部位分类:
1、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1)典型综合征:脑脊髓炎、边缘叶脑炎、副肿瘤性小脑变性。
(2)非典型综合征:脑干脑炎、脊髓炎或坏死性脊髓病、运动神经元病。
2、周围神经系统受累
(1)典型综合征:副肿瘤性斜视眼阵挛-肌阵挛、急性感觉运动神经病、慢性假性肠梗阻。
(2)非典型综合征:视神经炎、僵人综合征、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神经病变、亚急性及慢性感觉运动神经病、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多发性单神经病、臂丛神经炎、自主神经病、神经及肌肉血管炎、异常蛋白血症神经病。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