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期发病,出现快速发展的眼球突出和肿物、眼睑红肿,即需考虑眼眶横纹肌肉瘤。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病理学检查对诊断非常必要,诊断时需排除眶蜂窝织炎、黄色瘤病、绿色瘤、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皮样囊肿、视神经胶质瘤和眶内毛细血管瘤等疾病。
诊断依据
1、症状及体征
快速发展的眼球突出或眼球肿物、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水肿、流泪、眶内可及固定质硬肿块。可有压痛,可伴有颌下、耳前淋巴结肿大。
2、辅助检查
(1)X射线检査:多数可见眶腔扩大及眼眶密度增高,这是因为横纹肌肉瘤发展快,肿瘤代替脂肪组织而占据眼眶大部,X射线显示密度增高的软组织影,又由于儿童正处于眶骨发展时期,较短时间的眶压增高即可引起眶腔扩大。晚期患者尚可发现骨质破坏的X射线征象。
(2)超声检查:可见形状不规则的低回声区或无回声区,压迫不变形,呈实体性病变。彩色多普勒探査有丰富血流,脉冲多普勒检测瘤内呈动脉频谱。
(3)CT扫描、MRI检查:肿瘤呈软组织密度影,形状不规则,边界清楚,密度比较均匀或不均质。可发现眼睑肥厚,眼球被肿物包围压迫变形。眼球突出、眶腔扩大、眶骨破坏。
(4)针刺活检、手术活检:横纹肌肉瘤大体所见呈块状,形状可不规则,无包膜,质地软,嫩如鱼肉状,可有纤维性假包裹膜与周围组织分辨。瘤细胞胞质内有横纹结构。由于横纹肌肉瘤的病理形态和细胞学特征多样,病理学诊断不完全依赖于细胞横纹的有无。有的病例光镜找不到横纹,电镜则可能发现。光镜下瘤细胞类型多样,形式各异,可见细胞形状为未分化的小圆形细胞,也可见较为分化的带状、球拍、蜘蛛状和巨细胞。在分化较好的瘤细胞中易见到横纹结构。
鉴别诊断
1、眶蜂窝织炎
可继发于感冒、全身严重感染或眶周围组织炎症如鼻窦的化脓性炎症。发病时眼球突出迅速,眶部软组织充血水肿明显,但多不能扪及肿块。与横纹肌肉瘤相比,该症病情发展更快,有自发疼痛且多有发热,外周血象检查表现多形核白细胞增多。影像学检査提示眶内水肿,脂肪密度增高,但缺乏软组织占位病变的影像特征。眼眶横纹肌肉瘤则是眼部有肿块,软组织占位病变的影像特征明显。
2、黄色瘤病
发病较为缓慢,早期只有眼球突出。X射线或CT检查颅骨有典型的地图样骨缺失改变,这些影像特点也可发生于机体的其他板状骨,当病变累及垂体凹骨质时可出现尿崩症。眼眶横纹肌肉瘤发病较快,影像学检查可以鉴别。
3、绿色瘤
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眼眶侵犯,多双侧眼眶先后发病,而眼眶横纹肌肉瘤多单眼发病。外周血可见幼稚白细胞。骨髓象可发现各阶段幼稚粒细胞增多。
4、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
眼球突出发展迅速,可出现皮下出血斑,全身检查可发现肾上腺髓质的原发灶,多数患者X射线和CT可见眶骨破坏。眼眶横纹肌肉瘤全身检查无肾上腺髓质的原发灶。
5、皮样囊肿
病变发生和发展缓慢,位于眶缘的病变可扪及珍珠样肿物,病变多发生于眶外上方,相应的骨壁出现骨凹样改变,即典型的骨压迹,骨凹内含软组织,即囊壁和囊内容物。囊内容物多为脂质,在CT上为负值区,因内容物的成分差异,也可见肿物内高度不均质的CT征象,注射阳性对比剂后为典型的环形增强。超声多普勒探查病变内无彩色血流回声。眼眶横纹肌肉瘤发病较快,超声多普勒探查病变内有彩色血流回声。
6、视神经胶质瘤
发展较慢,缺乏充血水肿,早期视力减退,可见视乳头水肿或原发萎缩。B型超声、CT和MRI均可发现视神经梭形肿大;肿瘤向视神经管内和视交叉蔓延时,CT和MRI可见视神经管扩大或颅内病变。眼眶横纹肌肉瘤一般无视神经梭形肿大病变。
7、内毛细血管瘤
多见于1岁以内的幼儿,发展迅速,眼睑、眶周皮下或结膜下紫红色肿物,多见典型的草莓样外观,又称草莓痣,患儿哭闹时肿物增大。当病变累及眶内时,CT扫描多为弥散小片状高密度影;彩色多普勒显示病变内有红蓝相间血流信号。由于眶内病变不易与横纹肌肉瘤鉴别,必要时可行手术或穿刺活检,内毛细血管瘤病理检查为成熟的血管内皮细胞和毛细血管,而眼眶横纹肌肉瘤病理检查可见瘤细胞胞质内有横纹结构。
按病理学分类:
1、胚胎型
肿瘤由胚胎发育不同阶段的横纹肌母细胞构成,眼眶内横纹肌肉瘤多属于此类型。多数肿瘤有丰富的血管,且瘤细胞围绕血管排列。低分化的瘤细胞呈圆形或小梭形,核大深染,核仁不清,核分裂多。分化较好的瘤细胞呈带状、网球拍状或蝌蚪状,胞质丰富,可见横纹结构。
2、腺泡型
较胚胎型少见,光镜下可见腺泡样排列的瘤细胞和纤维间隔。腺泡样排列和假乳头为本型组织学特征,恶性度较高,预后较差。
3、多形性
最为少见,成年人易发,由不同分化阶段的瘤细胞构成,其组织学特征是高度多形性和异型性。以梭形细胞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