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措施可一定程度的降低胆道梗阻的发生风险:
1、有胆结石或者胆道蛔虫症的患者,应积极进行治疗。
2、注意饮食结构,加强营养,尤其应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
(1)依据每个人体力活动量的大小,保持摄入和消耗能量基本达到膳食平衡;
(2)饮食时间相对固定,避免较长时间饥饿,形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改掉不良饮食习惯行为,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寄生虫卵等和肠道疾病的发生;
(3)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加维生素的摄入。维生素除有防止胆石形成的作用外,还可畅通大便,有利于胆囊、胆道的收缩和胆汁的排出。
3、坚持锻炼,经常运动能增强内脏功能,防止胆汁淤积。
4、每年应定期体检,包括肝胆B超检查,便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胆道梗阻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肝脏疾病,可能会对多个内脏器官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胆道梗阻如果能够得到及时、科学的治疗,大部分患者都会恢复健康。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保健调养,可以逐渐恢复身体损伤,降低疾病对身体产生的不良影响。胆道梗阻的保健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育锻炼可以帮助患者加快新陈代谢,促进肝脏废物排除,还可以提高身体抗性,修复身体损伤。
2、调整饮食结构。调整饮食结构是胆道梗阻患者最为有效的保障措施,注意控制高胆固醇、高蛋白物质的摄入,保证饮食清淡,拒绝刺激性食物、饮料,对病情控制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3、预防基础疾病。胆道梗阻给患者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很多内脏器官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慢性损伤。在胆道梗阻得到控制后,应当进行较为详细的身体检查,对受到负面影响的肝、肾、肺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理,积极预防发生在这些内脏器官上的基础疾病,可有效降低胆道梗阻的复发概率。
4、适当给氧治疗。胆道梗阻患者临床常见呼吸功能障碍,有部分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呼吸衰竭症状。但也有部分病情较轻的患者仅表现出轻微的氧气供给不足,因此适当给氧治疗对胆管梗阻患者的保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科学使用药物。在原有胆道梗阻的基础上,患者临床常见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性病变,患者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使用药物治疗,如果滥用抗生素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以上为胆道梗阻患者常见的保健方式,但是要注意的是,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应该及时就医,应该注意治疗与保健同时进行。保健措施要根据个人体质进行细微调整,患者最好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
观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