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心脏停搏?
-
心脏停搏指的是心脏完全失去活动,处于无收缩的静止状态。引起心脏停搏的原因有两大类,一是心源性因素,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二是非心源性因素,急性中毒及过敏,如奎尼丁;意外事件,如电击、创伤等。心脏停搏较短的患者仅有黑蒙、头晕、全身无力等症状,但如果停搏超过5分钟,并且没有被有效抢救,就会出现大脑缺氧性损害或死亡
心脏停搏就是指心脏停跳,在1.1秒都算是正常。由于人的正常心率是60~100次/分钟,若是按60次/分钟来计算,2次心跳之间的间隔是1秒。心脏停跳在1.1秒以内时,通常问题并不大,但是超过1.5秒时,就考虑是心跳的长间歇,说明有异常情况。这时应考虑做动态心电图,可以观察心电图情况。心跳长间歇主要还是看其频繁程度,若是偶尔出现,并不用担心。若是频繁出现,可能窦房结功能不好,需要进一步检查。
心脏停搏几秒内算正常
1、心脏停搏,在临床上主要根据停搏的时间来确定,若是单纯停搏一秒钟或者两秒钟,没有其他症状,通常是一过性的,并没有大碍。但是患者可能会有心悸的不适症状。
2、若是心脏停搏超过3秒钟,或者频繁发作,患者有头晕眼花、脑供血不足的症状。这时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通常考虑植入起搏器。
心脏停搏的临床表现
1、出现心脏停搏时,患者会突然失去意识,或者出现全身抽搐的现象。
2、大动脉的搏动消失,测不出血压情况,停止心跳,心音也随之消失,呼吸出现不规则,表现出点头样或叹息样动作,生命结束前呼吸停止,瞳孔散大。
3、心脏停搏患者会出现皮肤苍白或者青紫的情况。
观看文章正常人心脏跳动的频率和节律都是规整、匀齐的,不会出现心脏停搏的现象,出现心脏停搏的现象,多数提示为病理因素。可以见于一些全身性的严重疾病,或者是一些心脏本身的器质性疾病,多数是一些缓慢型心律失常引起的一般。如果伴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的症状,同时心电图上检查发现心脏停搏的时间在3秒以上,可以考虑进行安装心脏永久起搏器来进行治疗。因为心脏停搏的时间长,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风险是很大的,同时,会发生一些重要脏器供血不足的症状,会严重的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观看语音你好,只要心脏骤停都是不正常的,停止时间短有可能抢救过来,平时需要加强心脏保养,经常劳累熬夜容易增加心脏负担,引起心律失常,饮食不注意容易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很多毛病严重阶段都有可能引起心脏骤停,是否容易出现心脏骤停与心脏功能和疾病严重程度有关,
观看问答-
-
夜间心脏停跳一秒并不危险。 因为心脏停跳一秒,心率水平仍然是可以达到每分钟60次,对心脏的射血功能影响非常小。这种情况即使发生在白... 详细»
- 心脏停搏几秒内算正常
-
心脏停搏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造成全身各组织器官严重缺血、缺氧。心脏停搏的时长对于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同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评估。对于正常人来说,心脏停搏几秒内是相对...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