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皮损为红色丘疹或斑丘疹,逐渐扩展成为边界清楚的红色斑块,可呈多种形态(如点滴状、斑块状、钱币状、地图状、蛎壳状等),上覆厚层银白色鳞屑,常自觉不同程度瘙痒。若刮除鳞屑可见滴蜡现象、薄膜现象和Auspitz征。多数患者冬季复发或加重,夏季缓解。皮损可发生于全身各处,但以四肢伸侧(特别是肘部、膝部)和骶尾部最为常见,呈对称性。但不同部位的皮损也有所差异。
典型症状
1、典型征象
(1)滴蜡现象:刮除皮损最上层的银白色鳞屑,可观察到鳞屑成层状的特点,就像在刮蜡滴一样。
(2)薄膜现象:刮去银白色鳞屑可见淡红色发光半透明薄膜。
(3)Auspitz征:剥去薄膜时,由于真皮乳头顶部迂曲扩张的毛细血管被刮破,可出现点状出血。
2、不同部位表现
(1)面部皮损多为点滴状浸润性红斑、丘疹或脂溢性皮炎样改变。
(2)头皮皮损鳞屑较厚,常超出发际,皮损处毛发由于厚积的鳞屑紧缩而成束状,犹如毛笔,称为“束状发”。
(3)腋下、乳房和腹股沟等皱褶部位常由于多汗和摩擦,导致皮损鳞屑减少并可出现糜烂、渗出及裂隙。
(4)少数损害可发生在唇、颊黏膜和龟头等处,颊黏膜损害为灰白色环状斑,龟头损害为边界清楚的暗红色斑块。
(5)甲受累多表现为“顶针状”凹陷。病情发展
根据病情发展可分为三期:
1、进行期
旧皮损无消退,新皮损不断出现,皮损浸润炎症明显,周围可有红晕,鳞屑较厚,针刺、搔抓、手术等损伤可导致受损部位出现典型的银屑病皮损,称为同形反应或Kobner现象。
2、静止期
皮损稳定,无新皮损出现,炎症较轻,鳞屑较多。
3、退行期
皮损缩小或变平,炎症基本消退,遗留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斑。
并发症
银屑病可能会并发多种疾病,如银屑病关节炎、眼部疾病(如结膜炎、睑缘炎、葡萄膜炎)、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乳糜泻、硬皮病、克罗恩病、精神疾病(如抑郁症)、帕金森病、肾脏疾病等。
对于寻常型银屑病,通常主要就是对症治疗,可以考虑使用一些糖皮质激素制剂、抗组胺类药、免疫抑制剂、维A酸制剂等对症用药。具体用什么药,建议到医院皮肤科就诊,按医嘱用药治疗。作为患者需要加强防护,保护好皮肤,不要外伤,不要阳光暴晒,减少摩擦以及热水烫洗,戒除烟酒,少吃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
观看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