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都有外伤,主要发生在足部。初起皮肤、脓包或皮下结节,逐渐增大,随后结节软化、溃破,流出带有颗粒的脓性分泌物,其中有黄白或黑色颗粒。日久可波及肌肉、骨骼。
典型症状
患者一般具有3个典型特征,即局限性皮肤肿胀、窦道形成及颗粒排出。在病变晚期可引起骨质破坏。本病全身症状轻微,多无自觉症状。
伴随症状
一般无特殊的伴随症状。病情发展
最初的皮损出现在外伤的几个月之后,表现为一个小的坚实的无痛性皮下结节,其在皮下可以活动,也可与皮肤相粘连。真菌性足菌肿一般较放线菌性足菌肿进展慢、破坏性小,而且病变趋于局限性,随着病情发展到晚期,病变肿胀而且对相邻的解剖结构造成不太明显的破坏。在放线菌性足菌肿,其皮损边界不清,并有与周围组织相融合的趋势。进展常较迅速,累及骨骼早且较广泛。
并发症
足菌肿可有骨膜炎、骨髓炎、骨坏死、肢体变形、多器官功能损害等并发症。
足菌肿是指由于外伤感染,多种细菌或真菌大量繁殖所导致的局部皮肤慢性化脓性的疾病。足菌肿在潮湿多雨,气候炎热的地区多见,尤其赤足劳动的人最容易发生感染。足菌肿患者可见以下症状。
1、外伤史。发生足菌肿的患者大多数有外伤史,锋利且不干净的外物导致四肢尤其手足这些容易接触细菌的部位损伤时,病原微生物会在伤口部位大量繁殖,导致局部感染引发疾病。
2、早期症状不明显。足菌肿患者早期细菌、真菌等没有经血液或淋巴扩散时,只可见局部轻微症状,如局部皮肤发红、发肿,疼痛,用手按压局部会自觉皮下有液体。因为与单纯外伤的症状极为相似,此时期的患者非常容易忽略病情,随着病情的发展,脓肿会逐渐融合成多发性的肿块,并与局部皮肤粘连。
3、脓肿溃烂症状。随着脓肿逐渐增大,脓肿内压力增高,会导致脓肿破裂,形成瘘管,局部会有炎性渗出物流出,并夹杂有颗粒物质,由于感染病菌的不同,颗粒可以呈现黑、白、黄不同的颜色。
4、后期症状。随着瘘管形成,皮损加重,机体会进行自我修复,形成瘢痕组织,产生大小不同的结节,向四周扩散,最终累及肢体的大部分。若损伤向深部组织扩散,可以累积到骨骼、肌腱、筋膜,引起骨髓炎,骨膜炎,骨坏死,导致骨质损害,形成畸形甚至肢体残疾。
5、足菌肿患者的诊断关键是真菌检查,最主要的是要在渗出物当中寻找颗粒,颗粒当中会有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大量浸润。由于患者初期渗出物比较少,颗粒又小,所以在临床上非常容易漏诊。
足菌肿临患者床上可见到诸多症状,对人体的损害比较严重。在日常生活中应防止皮肤外伤,养成良好的清洁习惯,避免感染,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必要时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观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