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靠体格检查很难确诊游走脾,影像学检查对于游走脾早期诊断非常重要,腹部B超可以观察脾区有无正常脾脏影像,以及在腹腔其他部位是否出现肿块影;CT可以清晰显示脾脏的大小、位置、密度及脾蒂是否异常,这对于诊断游走脾是否扭转有独特优势;增强扫描可以反映脾脏的血供及脾动静脉的走行。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患者腹部可扪及肿块。
2、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在左膈下脾区不见脾脏影,腹部其他位置出现边界清晰的包块影。
(2)平扫CT:可以清晰显示脾脏大小、位置、密度及脾蒂是否异常。
(3)增强CT:能够显示脾脏和脾门蒂血管的血供情况。
鉴别诊断
1、其他腹部脏器肿块或肿瘤
游走脾由于活动性大,游走不定,体查时容易与胃肠道、胰腺、左肾、卵巢以及子宫肿块或肿瘤相混淆,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观察肿块有无脾门切迹和脾门血管图像,借以鉴别二者。
2、其他疾病引起的急腹症
许多腹部脏器病变均可引起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溃疡病急性穿孔、急性胰腺炎等,而游走脾发生急性扭转或严重扭转时可导致脾脏供血障碍,致使脾脏坏死而出现反射性恶心、呕吐、剧烈腹痛、压痛、反跳痛等急腹症表现。进行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观察脾区是否有脾脏影像,以及腹腔其他部位是否出现肿块影即可鉴别。
1、先天性游走脾
儿童游走脾患者多为先天性因素致病,可能与胚胎期中胚层背部发育异常导致脾脏的支持结构发育不全有关。
2、后天性游走脾
成人游走脾患者多为后天性因素致病,如腹部外伤、巨脾、多次生育等,其中以多次生育的妇女最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