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期“不明原因”的中、高热:
(1)感染:见于粟粒型结核与播散性结核、肝脓肿、阿米巴性与细菌性、胆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等。
(2)恶性肿瘤:见于原发性肝癌、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各种白血病、肺癌、肾癌、结肠癌等。
(3)结缔组织-血管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肌炎等。
(4)其他:如肉芽肿性肝炎、药物热、假热、体腔积血如血胸、血腹、肺梗死等。
2、长期低热:
(1)器质性低热:如结核病、肝脏疾病、慢性肾盂肾炎、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实质性癌肿转移等。
(2)功能性低热:如月经前低热、妊娠期低热、原发性口温增高等。
3、超高热:主要见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包括中暑或日射病,脑部疾病,如严重脑外伤、脑溢血、脑炎与脑肿瘤等,输血、输液污染引起严重热原反应与败血症,麻醉药引起的恶性高热,临终前超高热等。
小儿发热总是反反复复咳嗽,很多家长觉得很焦虑该怎么办,孩子发热后的咳嗽多见于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是上呼吸道感染后的咳嗽,上呼吸道感染导致鼻咽部黏膜敏感性增加。另外一种是因为气管肺等下呼吸道感染所造成,这时气管黏膜和肺泡都出现炎症反应,局部可能出现渗出性病灶,所以孩子出现咳嗽、痰多等症状。临床上出现这些情况不能一味去止咳,家长们觉得咳嗽影响到睡眠和吃饭,要求医生给孩子用止咳药水、不让他咳嗽。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如果不让咳嗽,里面的痰液难以咳出,反而会延误孩子的病情。所以治疗的重点是要保持孩子鼻腔通畅,减少鼻涕倒流刺激咽喉部,并要促进痰液稀释和排出、降低气道敏感性,增加孩子的抵抗力等等,自然减少咳嗽发生。
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