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热度不高且发热原因不明者,通常不主张急于退热,以免掩盖病情,应集中精力尽早找到病因。体温过高者应采取降温措施,包括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物理降温可使用酒精擦浴身体,头戴冰帽等措施。
1、一般治疗
加强对高热或持久发热患者的护理,发热期间应补充易消化的营养食物,要给予足够的糖和维生素B、维生素C的供应,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尤其要补给充足的水分,预防脱水和虚脱的发生。
2、降温处理
(1)宜及时退热的几种情况:体温过高,如达39℃以上,特别是小儿因为易发生热惊厥,可考虑退热。肿瘤性发热将加重患者体内物质的消耗,对原有心肌损伤的患者,发热会加重心肌负荷,诱发心力衰竭的发生,如遇到这些病例也可及时退热。
(2)选择适宜的退热措施,发热不是孤立的症状或病理过程,所以必须针对发热病因采取有效的措施。 致热原性发热,应根据发热机制及解热剂药理特性,选用合适的解热措施。
对于发热的孩子可以根据情况来选择,是否进行小儿推拿。小儿推拿建立在中医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人体的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从而达到调整阴阳恢复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临床使用小儿推拿效果是不错的,而且副作用较小孩子容易接受,对于发热的小儿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适当选用相应的推拿手法。比如揉太阳穴,清天河水退六腑等等,再配合药物的使用和物理降温的方法。比如温水擦浴、泡脚等可以取得不错的临床疗效,帮助孩子退热。
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