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根据患者既往的病史,以及上腹不适、隐痛、餐后饱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的临床表现,结合相应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一般可以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1、细菌性肝脓肿
起病急,多有寒战及弛张型高热,体温可达39~41℃;肝区或上腹部疼痛,有时牵涉肩部;肝脏肿大位于肋缘下时触痛明显,肋间多有固定压痛区域;白细胞计数升高,可有核左移;血细菌培养半数阳性;B超呈蜂窝状低回声网状结构或液性暗区,病变边缘多模糊,回声粗糙、不规则;CT呈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区,密度虽与囊肿相似,但静注造影剂增强后,脓肿周围一般均有强化,形成增强环,多房性的囊肿其分隔亦被增强;病变周围若出现靶征或双靶征,为特征性的肝脓肿CT表现。B超引导下诊断性穿刺抽得有臭味的脓液可确诊。
2、阿米巴肝脓肿
起病多缓慢,病程长,低热,发病前可有痢疾史,肝脏肿大较显著且压痛明显;血清免疫试验阳性;B超、CT等影像学表现类似细菌性肝脓肿;B超引导下诊断性穿刺抽得巧克力样脓液可确诊。
3、肝包虫病
患者多来自牧区,起病缓慢,常有上腹部部位不定的隐痛,上腹部包块质地不一,可呈囊性感或质韧;有时可扪及有特征性的包虫囊震颤征;血象可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间接血凝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阳性,皮内过敏试验阳性率更高,但亦有相当多的假阳性;B超显示病变囊壁多呈双层结构,壁较厚,囊腔内可有大小不等的圆形暗区(子囊),如在圆形暗区内又含小的圆形暗区(大囊套小囊),则为包虫病的特征表现,内囊脱落时可见囊腔内水上睡莲征;CT检查可见囊壁呈密度略高的环状阴影,多数囊肿可见密度较高的母囊和密度较低的子囊同时存在于囊腔内,为肝包虫病的特征性表现。
根据其形态和临床特征,可简单地将其分为孤立性肝囊肿和多囊肝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