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结核性盆腔炎的治疗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为主,休息与营养支持为辅的治疗原则。抗结核药物的使用遵循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的原则。
药物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者,可采取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急性患者至少应休息3个月,慢性患者可以从事部分工作和学习,但要注意劳逸结合,加强营养,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药物治疗
主要使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对90%的患者有效。常用的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及吡嗪酰胺等。
1、利福平
对结核杆菌有明显的杀菌作用,常与异烟群、乙胺丁醇联合使用,可加强疗效并延迟耐药的产生。空腹顿服,便于吸收。不良反应轻,可有胃肠道症状、药疹热、皮疹等,少数有肝损害、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对孕妇有引起胎儿畸形的潜在可能性,妊娠3个月以内的孕妇禁用,3个月以上孕妇慎用。
2、异烟肼
对结核杆菌杀菌作用强,用量较小,口服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抗结核药物。其与其他抗结核药物合用可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并有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不良反应可有周围神经炎、肝损害等,多在大量或长期应用时发生。
3、乙胺丁醇
对结核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与其他抗结核药物无交叉耐药性,联合使用可增强疗效,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其主要不良反应为球后视神经炎,大剂量时易发生,停药后多能恢复。
4、吡嗪酰胺
对细胞内结核菌有杀灭作用。不良反应少,可有高尿酸血症及肝毒性。
手术治疗
1、适用情况
出现以下情况应考虑手术治疗:
(1)盆腔包块经药物治疗后缩小,但不能完全消退;
(2)治疗无效或治疗后又反复发作者,或难以与盆腹腔恶性肿瘤鉴别者;
(3)盆腔结核形成较大的包块或较大的包裹性积液者;
(4)子宫内膜结核严重,内膜破坏广泛,药物治疗无效者。
2、手术方式
(1)大龄患者的手术以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为宜,对年轻妇女应尽量保留卵巢功能。
(2)对病变局限于输卵管,而又迫切希望生育者,可行双侧输卵管切除术,保留卵巢及子宫。
3、注意事项
为避免手术时感染扩散,提高手术后治疗效果,手术前后需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
其他治疗
对部分希望妊娠者,可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