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
-
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是指在进行乙肝五项检查时,出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结果。乙肝表面抗原是指乙型肝炎病毒的外壳,仅起到抗原的作用,而不能说明实际具有感染力的DNA的存在及数量。若结果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则可能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处于乙肝潜伏期,二是感染时症状较轻而未诊治,三是慢性乙肝,需结合其他项目进行确诊。
关与乙肝表面抗原是就是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状态,乙肝表面抗原是阳性的,有提示乙肝病毒处于感染的状态,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标志。乙肝表面抗原定量的高低能够反应身体的乙肝病毒的复制的活跃强度病毒水平越高,表面抗原通常是越高的,通过表面抗原规范的检查也能够大概的知道身体病毒的水平变化。还要根据其他的一些检查指标来进行分析,乙肝需要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观看语音
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的病。又可分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和核心抗原这三种。乙肝表面抗原,本身没有传染性,但是患者血内出现了乙肝表面抗原,就说明已经感染上了乙肝病毒。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乙肝表面抗原的具体内容。
乙肝的临床意义大致分为这五大方面,第一只是表面抗原,阳性,但其他指标都正常。第二点,表面抗原,阳性,表明患者体内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在病情比较紧急的感染期当中,抗原会持续留存在体内,长达1个月到6个月。第三,抗原的滴度可以判断传染度的大小。第四,小三阳是在检测乙肝两对半时,三个抗体检测阳性,表明病毒减少,但还会传染,得了小三阳的患者,不用打乙肝疫苗。病毒承载量高的,就要服用抗病毒的药品来进行治疗了,一般常见的药物有恩替卡韦等。第五,表面抗原如果是阴性的,不一定表示病好了,有些患者抗原会变为阴性,被误认为病已经康复,但后来又出现乙肝感染的病症,因而要观察病毒是否再次发生变化。
当我们刚出生时,就要接种乙肝疫苗,它可以引导人体产生乙肝表面抗体,来破坏表面抗原,这样保护人体避免乙肝病毒的入侵。主要有我们的血液、性行为、母婴之间、皮肤黏膜破坏后引起的传染等传播途径。它存在于病患的血液、唾液、乳汁、汗液、泪水、鼻涕分泌物、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当人体感染乙肝病毒之后的二到六个月之后,就可以在血清中检测为阳性的结果。急性的乙型肝炎患者大部分会在病程早期就转阴,慢性乙肝患者的这个指标会一直为阳性。而还没有症状的携带形成,主要是因为患者的抵抗力极差的缘故。再有年龄、性别和遗传史等因素与乙肝表面抗原携带也有相当大的关系。它的携带者的判断标准主要有三个:阳性的血清抗原超过六个月,但肝功正常;没有病史又没有症状的,以及肝活检正常或基本正常。有上述这几种情况,就能判断为乙肝病毒抗原携带者了。
总而言之,乙肝病毒容易造成患者肝功能的损伤,如果不抓紧治疗,还可能引起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乃至肝癌。患者需引起重视,每年都进行体检,尤其是检测乙肝表面抗原。
观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