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硫化碳中毒的诊断需要根据患者之前的毒物接触史、职业史,结合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参考实验室检测指标,综合分析,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中枢神经功能改变,方可诊断。
诊断依据
1、急性二硫化碳中毒
(1)病史
患者有短期内吸入大量高浓度二硫化碳蒸汽或口服二硫化碳的病史。
(2)临床表现
患者出现麻醉样表现,表现为头痛、眩晕、乏力、恶心、呕吐、哭笑无常、癔症样发作,甚至谵妄、昏迷等症状。
(3)实验室检测指标
尿液中2-硫代噻唑烷-4-羧酸>2.2mg/g Cr 。
(4)头颅CT
急性二硫化碳患者可出现脑水肿,CT显示不同范围的低密度区。
2、慢性二硫化碳中毒
(1)慢性轻度中毒
①职业史:患者具有长期接触二硫化碳的职业史
②临床表现: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乏力、记忆力减退、多汗、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律不齐症状,伴有四肢对称性手套、袜套样分布痛觉、触觉或音叉振动觉障碍,同时有跟腱反射减弱。
③实验室检查:尿2-硫代噻唑烷-4-羧酸>2.2mg/g Cr。
④其他检查:脑电图呈现中度异常,常出现α波节律明显波动与不对称性;神经-肌电图出现远端潜伏期延长,远端感觉诱发电位降低等表现。
⑤CT检查排除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脑内肿瘤或颅内感染等其他疾病。
(2)慢性重度中毒
有职业接触史及慢性轻度中毒的表现,同时伴有一下任何一项者:
①中毒性脑病:指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器质性病变。患者常表现为帕金森综合征、偏瘫、小脑性共济失调等。
②中毒性神经病:患者多出现易怒、抑郁、定向力障碍、幻觉、谵妄,或甚至可出现躁狂性或抑郁性精神病。
鉴别诊断
1、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
本病多继发于某些病毒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等之后,临床上患者常出现四肢无力,四肢肌张力低下,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表现。可以通过询问病史、职业史、尿2-硫代噻唑烷-4-羧酸检查进行鉴别,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患者的尿液中检测不到2-硫代噻唑烷-4-羧酸。
2、糖尿病周围神经炎
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慢性并发症,以周围对称性感觉和运动神经病变及自主神经病变最为多见。患者多感觉对称性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蚁走感、灼热感、感觉过敏(呈手套或袜套样感觉)等。可以通过询问病史、职业史、尿2-硫代噻唑烷-4-羧酸检查进行鉴别。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患者多有糖尿病病史,尿液中检测不到2-硫代噻唑烷-4-羧酸。
按照发病急、缓可分为急性二硫化碳中毒和慢性二硫化碳中毒。
1、急性二硫化碳中毒
急性二氧化硫中毒是指患者在短时间内接触大量、高浓度的二硫化碳后迅速发病。患者主要出现头痛、眩晕、乏力、恶心、呕吐、哭笑无常、癔症样发作,甚至谵妄、昏迷和呼吸衰竭。
2、慢性二硫化碳中毒
慢性二硫化碳中毒是指患者在长时间内,接触一定浓度的二硫化碳后缓慢发病。患者可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失眠或嗜睡、健忘急躁等精神症征象,同时可伴有心悸、手心和足底多汗、盗汗、血压不稳定、性欲减退或亢进等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