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手术库
检查库
内科
呼吸内科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内分泌科 风湿免疫科 肾内科 风湿免疫科 普内科
外科
神经外科 心胸外科 乳腺外科 泌尿外科 肝胆外科 胃肠外科 肛肠外科 胃肠外科 骨外科 外伤科 整形烧伤科 普外科
男女老幼
妇产科 妇科 产科 男科 儿科 小儿科 新生儿科 生殖健康 整形美容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病科 性病科
五官科
眼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精神心理科
精神病科 心理咨询科 成瘾医学科
肿瘤科 感染科 肝病科 急诊科 中医科 体检保健科 营养科 疼痛专科 非临床科室

创伤性休克

您的位置: 首页 > 找疾病 > 急诊科 > 创伤性休克 > 治疗
创伤性休克的治疗

治疗原则

对于创伤性休克患者,医生会先解除危及生命的情况,使病情得到初步控制,然后进行后续处理,遵循“抢救生命第一,保护功能第二,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基本措施包括控制出血、保持呼吸道通畅、补充血容量、纠正组织缺氧等。在救治过程中还需预防创伤性凝血病、低体温。

对因治疗

创伤性休克患者,多存在需手术处理的原发病变,如内脏大出血、骨折大出血等。应在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后,及时施行手术处理原发病变,才能有效地治疗休克。有的情况下,应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进行手术,以免延误抢救时机。急性期治疗

1、及时有效地控制活动性出血,是治疗创伤性休克的重要措施。特别在遇到塌方、交通事故、空中跌下、战伤或肢体断离等伤员。

2、及早建立静脉通路,并用药维持血压。

3、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根据病情给予鼻管或面罩吸氧,必要时可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4、补充血容量是纠正休克引起的组织低灌注和缺氧的关键。目前,晶体液仍然是容量复苏时的第一线选择,大量液体复苏时可联合应用人工胶体液,必要时进行成分输血。在此过程中,医生会连续监测动脉血压、尿量和中心静脉压,并结合患者皮肤温度、末梢循环、脉搏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微循环情况,判断补充血容量的效果。

5、酸性内环境对心肌、血管平滑肌和肾功能均有抑制作用,在休克早期,又可能因过度换气引起低碳酸血症、呼吸性碱中毒,因此需纠正酸碱平衡失调。根本措施是改善组织灌注,并适时和适量地给予碱性药物。

药物治疗

1、止血剂

颅脑、肝脾等重要脏器损伤出血时可考虑选择矛头蝮蛇血凝酶等止血药物静脉或局部应用止血。对于发生凝血病并发大出血者亦可在充分的凝血底物替代输注治疗后使用重组凝血因子-Ⅶ。

2、血管活性药

在液体复苏的同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可以迅速升高血压和改善循环。常用的药物有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毛花苷丙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

3、改善凝血功能异常类药物

对诊断明确的DIC,可用肝素抗凝。有时还使用抗纤溶药如氨甲苯酸、氨基己酸,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的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和小分子右旋糖酐。

4、止痛剂

对于严重创伤致剧烈疼痛的患者,医生可能会给予止痛剂。如果静脉途径没有建立,可以通过雾化吸入氯胺酮或二乙酰吗啡。使用吗啡止痛时,应严密监测防止发生呼吸抑制,除非已有呼吸支持措施。

5、糖皮质激素

具有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可用于严重的休克。

6、抗生素

创伤或大手术继发休克后,建议使用抗生素,以免继发感染。

手术治疗

对危及生命的创伤,如开放性或张力性气胸、连枷胸等,应作紧急处理,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或其他复杂处理,这些处理一般应在血压稳定后或初步回升后进行。

其他治疗

1、创伤性凝血病的预防

除控制出血外,应尽早检测并采取措施维持凝血功能。应尽快静脉使用氨甲环酸,防治创伤性凝血病。对大出血患者,早期处理推荐血浆输注,并根据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检验结果判断是否需使用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

2、创伤性休克患者低体温的预防

低体温被认为是严重创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应尽量保温以减少持续的热量丢失。对于体温32℃-35℃的患者,建议通过提高环境温度、加温毯或者增加主动活动(如果病情允许)来提高核心温度;对于体温低于32℃的患者可以考虑加温输液,如仍无效可考虑通过体外膜肺(ECMO)治疗。

相关解析

创伤性休克包含两种休克。一种就是低血容量休克,大部分的创伤造成的损伤就是出血性休克;第二种是脊髓源性的休克,比如:创伤的部位在脊髓,会出现脊髓休克,这种休克是属于暖休克,属于分布性休克的一种。所有创伤里面,出血性休克占的比例比较多。因为各个脏器都有可能因为创伤而导致出血。因此,在抢救的时候,应该要着重针对低血容量休克来处理。除非病人出现脊髓损伤的表现,比如:躯体麻木、四肢活动障碍,明显的感觉是中枢神经或脊神经受损的状况。其他一旦出现休克,都应该按照低血容量休克来处理。

观看视频

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救治,扩充,抗感染,止痛,止血,要保证呼吸道的通畅,维持血压,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具体措施如下,口腔内有异物,血块或呕吐物的患者,要立即清除口腔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氧气引入,开通静脉通道,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包括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等。

观看问答
疾病专区 更多»
中毒

中毒是一种特殊的生理反应,是指某些具有毒性的物质进入人体后,对人体局部组织、器官产生严重损害的过程。中毒可以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亚急性中毒三种不同...

急症

在医学上并没有急症的精准定义,急症更倾向于一种通俗的概念,经常会听到某位患者突发急症的说法。因此,急症的概念更倾向于传统医学观念中的急性发作期。处于这...

腹泻

腹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是指患者排便次数过多、粪便质量较差的临床表现。一般情况下,患者每日排便超过三次,每日排便量超过200克即可视为腹泻。在人体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