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十二指肠损伤的治疗,目的是修复损伤、缓解症状、阻止疾病进展。无论是何种类型的穿孔破裂,均应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处理。十二指肠壁血肿经2周-3周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十二指肠梗阻症状不能缓解者,也应及时手术治疗。延迟手术时间可使死亡率明显增加。急性期治疗
如果患者发生创伤性休克,应积极止血,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建立通畅的补液通路以及时补液、输血及纠正酸中毒,尽快补充血容量,维持酸碱平衡。
一般治疗
1、立即给予禁食,胃肠减压。
2、静脉补液。
3、监测血流动力学及其他生命体征变化,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
4、穿透性损伤者,应引流、收集肠道流出物,清创包扎伤口,内脏脱出者予以适当保护。
5、做好手术准备。
6、如有休克,应积极抗休克治疗并留置导尿管。
药物治疗
1、抗感染
创伤后尽早使用抗菌药物,可减少感染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由医生根据经验选择使用能同时覆盖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抗生素,如头孢西丁、莫西沙星、环丙沙星、甲硝唑等。
2、保护胃黏膜
巨大的创伤会导致应激性溃疡,需预防性使用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等保护胃黏膜药物,如西咪替丁、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
3、抗休克
如果患者出现创伤性休克,应及时使用抗休克药物,如肾上腺素、间羟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碳酸氢钠等。
手术治疗
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原则上应一期处理病灶和行胃肠重建术;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原则上以治疗损伤、控制污染源为主,可能需要多次手术。手术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患者的全身情况,外伤的时间,十二指肠损伤部位、类型、程度以及是否有合并伤,尤其是胰腺损伤。大多数十二指肠损伤可行修补术治愈,但伴胰、胆道、大血管等复合伤,尤其是诊断延迟者,不仅伤情复杂,而且在处理上十分困难,需要全面考虑之后再行治疗。常用的手术方法有以下几种:
1、浆膜切开血肿清除止血术
适用于十二指肠壁间血肿,出现腹膜刺激征或持续梗阻,经保守治疗无效者。通常其黏膜完整,仅清除血肿、止血、修补浆肌层破裂处。
2、单纯修补术
适用于裂口不大、血运良好、缝合后无张力者。
3、十二指肠段切除吻合术
多用于损伤不能修补时,可将其切除后,行断端吻合术。
4、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
主要目的是使修补好的十二指肠不再接触来自胃的内容物,争取尽早良好愈合。
5、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该术式创伤大,在急诊情况下实行,故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只适用于少数十二指肠第2段碎裂并伤及胰头,又无法修补,而血流动力学稳定者。
十二指肠损伤一般是指是指十二指肠穿孔或者是十二指肠破裂,其处理原则为尽快手术,如果损伤口不大,可以通过禁食水、胃肠减压、服用抑制质子泵抑制剂、生长抑素以及其它抑制消化液分泌的药物来进行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要及时的手术修补,如果损伤口较大,可覆盖一段空肠于破裂处,并将裂口边缘缝在空肠壁。手术后应注意留置引流管。
观看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