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治疗大肠湿热,主要遵循清热祛湿的原则。在临床上,淡渗利湿、清热行气为常见治法,在辨证的基础上可加用行气的药物,从而增强疗效。
对症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候特点在基础方上进行加减。
1、如果出现痢疾初起,兼有表证的患者,可加用荆芥、防风、羌活等。
2、如果热毒壅盛,出现下痢赤多白少,或纯下赤冻,可加用白头翁、秦皮、地榆、丹皮等。
3、如果出现湿热留恋不去,下痢时发时止,日久难愈的患者,可加用人参、白术、干姜等。
4、如果出现湿热泄泻以湿邪偏重的患者,可加用厚朴、薏苡仁等。
药物治疗
1、方药:芍药汤或葛根芩连汤加减。
2、常用中药:芍药、黄芩、黄连、大黄、银花、槟榔、当归、甘草、木香、葛根、茯苓、车前子。
3、中成药:香连丸、香连止泻片、虎地肠溶胶囊、结肠宁、锡类散、枫蓼肠胃康颗粒、克痢痧胶囊。
其他治疗
1、针灸治疗
取穴天枢、足三里、阴陵泉、曲池、委中等,暑热吐泻患者加金津、玉液,大便粘腻,腥臭,里急后重患者加上巨虚、下巨虚。
2、拔罐治疗
在大肠俞、三焦俞、气海、天枢、关元和足三里的穴位上,每日拔吸一次。
出现了大肠湿热的症状,可以使用喝中药进行缓解。如果仅仅是腹痛、腹胀,可以喝葛根芩连汤。如果患者的症状较为强烈,出现了剧烈的腹痛、腹胀现象,需要喝大柴胡汤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要少吃一些高糖分、高脂肪的食物,多吃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尽量规律作息,不要熬夜。
观看问答大肠湿热是指的湿热内蕴阻滞了,大肠的通导大便的功能,往往发生在夏秋之际。临床上可以见于身热,口渴,腹部胀痛,下痢脓血,伴有里急后重或者是暴泻如水,或伴有腹泻不爽或大便粘腻不爽,肛门灼热,小便黄等一些症状。当大肠湿热出现了里急后,重要考虑是否有痢疾杆菌的感染,不是说用什么药去治疗,如若出现了暴泻不止,伴有里急后重,则要去医院进行正规的体检,然后请医生正规治疗的。
观看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