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手术库
检查库
内科
呼吸内科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内分泌科 风湿免疫科 肾内科 风湿免疫科 普内科
外科
神经外科 心胸外科 乳腺外科 泌尿外科 肝胆外科 胃肠外科 肛肠外科 胃肠外科 骨外科 外伤科 整形烧伤科 普外科
男女老幼
妇产科 妇科 产科 男科 儿科 小儿科 新生儿科 生殖健康 整形美容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病科 性病科
五官科
眼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精神心理科
精神病科 心理咨询科 成瘾医学科
肿瘤科 感染科 肝病科 急诊科 中医科 体检保健科 营养科 疼痛专科 非临床科室

胆源性慢性胰腺炎

您的位置: 首页 > 找疾病 > 肝胆胰外科 > 胆源性慢性胰腺炎 > 治疗
胆源性慢性胰腺炎的治疗

治疗原则

治疗目标主要是消除病因,控制症状,改善胰腺功能、治疗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等。医生会根据病因、临床症状、有无并发症等给予个体化治疗方案,主要有止痛、抑制胰腺外分泌和胰酶制剂补充治疗,有适应症的患者可以手术治疗。

对因治疗

本病多由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发展而来,因此对胆总管结石性梗阻、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源性败血症等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应尽早行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取石术、放置鼻胆管引流等,既有助于降低胰管内高压,又可迅速控制胰腺炎症及感染。这种微创对因治疗,疗效肯定,创伤小,可迅速缓解症状、改善预后、缩短病程、节省治疗费用,避免复发。

对症治疗

对于腹痛症状,多数患者在服用奥曲肽或质子泵抑制剂后,腹痛可得到缓解。急性期治疗

胆源性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的治疗同急性胰腺炎,治疗以禁食、抑酸、抑酶及补液治疗为主。对于重症胰腺炎患者需要采取器官功能维护、应用抑制胰腺外分泌和胰酶的抑制剂、早期肠内营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理局部及全身并发症、镇痛等措施。

一般治疗

1、禁酒、戒烟。

2、适当运动。

3、避免过量高脂、高蛋白饮食。

药物治疗

1、镇痛治疗

对于腹痛明显的患者可以给予止痛药。止痛药物选择由弱到强,尽量口服给药。第一阶梯治疗首选对乙酰氨基酚,其消化道不良反应较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发生率低;第二阶梯治疗可选用弱阿片类阵痛药如曲马多;第三阶梯治疗选用阿片类止痛药,如羟考酮。胆绞痛患者可舌下给予硝酸甘油。

2、抑制胰腺外分泌和胰酶抑制剂

抑制胰腺外分泌功能有助于抑制胰腺炎症反应,减轻腹痛,可用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奥曲肽)可以通过直接抑制胰腺外分泌而发挥作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可通过抑制胃酸分泌而间接抑制胰腺分泌,还可以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3、胰酶替代治疗

有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可以予复方阿嗪米特等外源性胰酶替代治疗,促进消化。

4、糖尿病治疗

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应用降糖药(二甲双胍等)或胰岛素控制血糖。

手术治疗

1、内镜介入治疗

(1)可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下行胰管括约肌切开、胰管取石术及胰管支入术。

(2)对于内镜不能取出的胰管结石患者,可以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和液电碎石治疗。

(3)顽固性、非梗阻性腹痛可行CT、内经超声引导下腹腔神经阻滞术。

2、外科手术

(1)手术指征

①保守治疗或者内镜微创治疗不能缓解的顽固性疼痛。

②并发胆道梗阻、十二指肠梗阻、胰腺假性囊肿、胰源性门静脉高压伴出血、胰瘘、胰源性腹水、假性动脉瘤等,不适于内科及介入治疗或治疗无效者。

③怀疑恶变者。

④多次内镜微创治疗失败者。

(2)手术方式

主要包括胰腺切除术、胰管引流术及联合术式3类。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根据病因、胰管、胰腺及胰周脏器病变特点、手术者经验、并发症等因素进行术式选择。

中医治疗

1、辨证论治

(1)脾胃虚弱证

①症状:脘腹胀满或隐痛,劳累或食后加重,倦怠乏力,大便溏薄,食欲不振,纳谷不化,肠鸣辘辘,面色萎黄,消瘦,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舌苔薄白或厚腻,脉缓或虚弱。

②治法:补气健脾,理气和胃。

③方药:参苓白术散或(香砂)六君子汤合升阳益胃汤。

(2)肝胃不和证

①症状:脘腹胀满或窜痛,一侧或双侧胁痛拒按,疼痛多与情志不畅相关,恼怒常使病情加重,嗳气、矢气后痛减,患者平素喜怒或抑郁,倦怠乏力,嗳气,纳呆,恶心呕吐,大便干或溏,舌暗苔薄,脉弦、细或兼涩、数。

②治法:疏肝理气,消导和中。

③方药:柴胡疏肝散。

(3)脾胃虚寒证

①症状:上腹隐隐作痛,喜温喜按,形寒肢冷,手足不温,气短懒言,胁下胀满,纳差,呕逆,面色晦暗少华,便溏或便秘,舌质淡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弱。

②治法:温运脾阳,健胃和中。

③方药: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

(4)气阴亏虚证

①症状:发热,手足心热,腹满,口渴咽干欲饮,全身乏力,气短懒言,消瘦,脐腰隐痛,夜尿多,食少纳差,大便秘结,舌质暗红,有裂纹,少苔,脉沉细或细数。

②治法:补气养阴,理气和胃。

③方药:四君子汤合一贯煎。

2、常用中成药

(1)柴芍六君丸

①主治:脾胃虚弱、肝胃不和之脾虚溏泄、呕吐吞酸、腹胀腹痛。

②治法:舒肝解郁,健脾和胃,益气养血。

(2)逍遥丸

①主治:肝气不舒所致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

②治法:疏肝健脾养血。

(3)舒肝止痛丸

①主治:肝胃不和,肝气郁结,胸胁胀满,呕吐酸水,脘腹疼痛,食欲不振,呃逆呕吐,大便失调。

②治法:舒肝理气,和胃止痛。

(4)附子理中丸

①主治: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②治法:温中健脾。

(5)小建中片(胶囊、颗粒)

①主治:脾胃虚寒、脘腹疼痛、喜温喜按、嘈杂吞酸、食少心悸。

②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6)参麦颗粒

①主治:气阴亏虚所致发热,手足心热,口渴咽干欲饮,全身乏力,气短懒言,消瘦,脐腰隐痛,夜尿多,食少纳差,大便秘结,舌质暗红,有裂纹,少苔,脉沉细或细数。

②治法:养阴生津。

以上中医疗法均需在专业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

疾病专区 更多»
腹泻

腹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是指患者排便次数过多、粪便质量较差的临床表现。一般情况下,患者每日排便超过三次,每日排便量超过200克即可视为腹泻。在人体体...

黄疸

黄疸是一种特殊的体征,与人体胆红素密切相关。因此当人体出现黄疸症状时,具有较为明确的指向性。从具体症状上看,患有黄疸的患者会在皮肤、粘膜、巩膜上出现较...

结石

结石是人体后天生成的一种凝结物,这种物质会对相应器官产生直接的影响,也会提高炎症性病变的发作概率。某些位置特殊、体积较大的结石,会对内脏器官产生极为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