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必须基于对心衰难治原因的充分认识,对可纠正的心衰病因和诱因进行积极处理,如争取合理的冠状动脉重建、室壁瘤切除、心瓣膜成形或置换等根本纠因性治疗。应预防感染、贫血等,确属终末期心衰则应力图通过调整抗心衰用药、多管齐下,延长患者寿命以待心脏移植。
药物治疗
1、利尿药
应根据心衰的程度以及患者的年龄、血压及水电解质水平等,遵循个体化原则,采取停药、调换药物、调整剂量、联合使用两种利尿剂等方式。常用药物包括呋塞米、螺内酯等。
2、正性肌力药物
(1)洋地黄类:有助于改善血流动力学和自主神经功能,常用药物包括毛花苷C、毒毛花苷K等。
(2)非洋地黄类:有心动过速及其他明显快速心律失常时此类药物不宜使用。可显著降低血去甲肾上腺素含量、肾素活性及醛固酮含量和活性,从而改善心衰症状,并能使患者的运动耐力增强。常用药物包括多巴酚丁胺等。
3、血管扩张药
(1)硝普钠:适用于容量和压力负荷增加显著的难治性心衰,血压偏低时宜与多巴胺合用。注意使用中最大血压降低幅度不能大于用药前血压的30%-40%。另外,用药时间过长和滴速过快还应防止硫氰酸盐中毒。
(2)酚妥拉明:常用于治疗肺动脉平均压和肺毛细血管嵌压以及中心静脉压增高显著的难治性心衰患者,还能改善肾血流,有利于防治肾功能不全。应从小剂量开始个体化给药。
手术治疗
1、心脏移植
是终末期心衰的最后治疗选择,大多存活者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以致恢复工作能力。但由于供体心脏缺乏,治疗费用昂贵,大大限制了手术的进行。
2、心肌成形术及辅助心功能装置
为心脏移植患者等待得到供心的过渡治疗方式,技术要求高,确切价值尚在研究观察中。
心力衰竭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心脏功能衰竭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表现为心慌,胸闷,呼吸困难,活动后症状加重。而导致这种情况的因素很多,不同的病因治疗上不一定完全一样。建议及早到心内科就诊。系统的检查明确以后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才是关键。
观看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