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手术库
检查库
内科
呼吸内科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内分泌科 风湿免疫科 肾内科 风湿免疫科 普内科
外科
神经外科 心胸外科 乳腺外科 泌尿外科 肝胆外科 胃肠外科 肛肠外科 胃肠外科 骨外科 外伤科 整形烧伤科 普外科
男女老幼
妇产科 妇科 产科 男科 儿科 小儿科 新生儿科 生殖健康 整形美容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病科 性病科
五官科
眼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精神心理科
精神病科 心理咨询科 成瘾医学科
肿瘤科 感染科 肝病科 急诊科 中医科 体检保健科 营养科 疼痛专科 非临床科室

怔忡

您的位置: 首页 > 找疾病 > 中医内科 > 怔忡 > 治疗
怔忡的治疗

治疗原则

怔忡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心神失养者属虚;痰饮内停、瘀血阻滞者属实。虚实之间常相互夹杂或转化,因此补虚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治当补益气血,调理阴阳,配合养心安神药物,以求脏腑功能恢复正常,气血运行调畅。本病标实常是痰浊、瘀血阻滞,临床表现为虚实错杂,故化痰、涤饮、活血化瘀配合重镇安神药物,以求邪去正安,心神得宁。总之,益气养血、滋阴温阳、化痰涤饮、活血化瘀、养心安神等为治疗怔忡的主要治则。对于病势缠绵者,应坚持长期治疗,并积极预防和治疗胸痹、心痛、肺胀、喘证、痹证等变化。急性期治疗

重症时应予心电监护,中西药物综合抢救治疗,纠正病因,控制症状,稳定病情,抢救生命。

药物治疗

1、心虚胆怯

(1)方药:安神定志丸加减。

(2)常用中药:龙齿、琥珀、酸枣仁、远志、茯神、人参、茯苓、山药、生地、熟地、肉桂、五味子。

(3)中成药:补心丹。

2、心脾两虚

(1)方药:归脾汤加减。

(2)常用中药: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熟地黄、当归、龙眼肉、茯神、远志、酸枣仁、木香。

(3)中成药:人参归脾丸、养血安神丸。

3、阴虚火旺

(1)方药:天王补心丹加减。

(2)常用中药:生地、玄参、麦冬、天冬、当归、丹参、人参、炙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

(3)中成药:朱砂安神丸、补心丹。

4、心阳虚弱

(1)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

(2)常用中药:桂枝、附子、人参、黄芪、麦冬、枸杞、炙甘草、龙骨、牡蛎。

5、痰浊阻滞

(1)方药:苓桂术甘汤加减。

(2)常用中药:泽泻、猪苓、车前子、茯苓、桂枝、炙甘草、半夏、陈皮、远志、茯神、酸枣仁。

6、心血瘀阻

(1)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2)常用中药: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牛膝。

手术治疗

1、导管消融术

心导管消融治疗是通过心导管将电能、激光、冷冻或射频电流引入心脏内消融特定部位的心肌细胞,借以融断折返环路或消除病灶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主要用于治疗一些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的顽固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创伤范围小,与周围正常组织界限分明,因而并发症较少,操作时无需麻醉。

2、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目的在于切除、隔置、离断参与心动过速生成、维持与传播的组织,保存或改善心脏功能。外科治疗心律失常由于创伤大、手术复杂、费用高昂,不可能常规地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心脏介入性治疗迅速发展的今天,心律失常外科手术治疗的领域已逐渐被射频消融治疗所取代。

其他治疗

1、针灸治疗

(1)心阴血虚取背俞穴、手少阴经穴为主,选心俞、巨阙俞、膈俞、神门。配伍肺俞。毫针刺用补法。

(2)心阳气虚取背俞穴和任脉、手厥阴穴为主,取穴心俞、巨阙俞、内关。配伍命门。毫针刺用补法加灸。

(3)阴虚火旺取背俞穴、足少阴经穴为主,选取肾俞、阴谷、太溪。配伍复溜。毫针刺用补法。

(4)肝肾阴虚取手厥阴、足少阴经穴为主,取穴郄门、肾俞、太溪。配伍三阴交、复溜。毫针刺用补法。

(5)心虚胆怯取手厥阴、督脉、足阳明经穴为主,选取内关、丰隆、足三里。配伍间使。毫针刺用泻法。

(6)痰饮阻滞取背俞穴、足阳明经穴为主,选取脾俞、足三里、三焦俞。配伍丰隆、神门。毫针刺用补法。

2、推拿疗法

手法按、推、搓、揉、振、拿、掐法等。

(1)躯干部位:先用一指禅推法施于膻中、中庭、巨厥、心俞、牌俞等穴,手法以得气为度,每穴操作两分钟。再用掌心振法施于至阳穴,手法以传至心为度,操作时间1分钟。心脾虚损,可多按揉心俞、脾俞,肾虚可多按揉肾俞。最后用指揉法揉周荣穴,手法由轻到重,以得气为度,时间1分钟。

(2)四肢部位:先用指按法按压神门穴,时间1分钟。再用掐法施于通里穴,手法以患者能忍受为度,重复刺激2-3次。最后点按神门、足三里、三阴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