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手术库
检查库
内科
呼吸内科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内分泌科 风湿免疫科 肾内科 风湿免疫科 普内科
外科
神经外科 心胸外科 乳腺外科 泌尿外科 肝胆外科 胃肠外科 肛肠外科 胃肠外科 骨外科 外伤科 整形烧伤科 普外科
男女老幼
妇产科 妇科 产科 男科 儿科 小儿科 新生儿科 生殖健康 整形美容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病科 性病科
五官科
眼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精神心理科
精神病科 心理咨询科 成瘾医学科
肿瘤科 感染科 肝病科 急诊科 中医科 体检保健科 营养科 疼痛专科 非临床科室

黏液表皮样癌

您的位置: 首页 > 找疾病 > 肿瘤科 > 黏液表皮样癌 > 诊断
黏液表皮样癌的诊断

黏液表皮样癌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特征而难以做出临床诊断,易发生误诊,病理学检查是黏液表皮样癌诊断的关键,仅依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不能确诊。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坏死性涎腺化生、囊腺瘤、囊腺癌、鳞状细胞癌、皮脂腺癌、透明细胞性肿瘤、腺鳞癌等口腔肿瘤。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1)多见于腮腺,其次为下颌下腺。发生于小唾液腺时多见于腭腺,其次为磨牙后腺。

(2)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多见于中年人,好发于腮腺,病史较长,缓慢增大,临床表现与多形性腺瘤相似。很少发生转移。

(3)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少见,多见于腮腺,病史短,发展快,临床表现与其他高度恶性肿瘤一样,可早期出现疼痛、面瘫等;发生于下颌下腺者可出现舌肌萎缩、伸舌偏斜等神经受损症状。淋巴转移率较高,可发生血行转移。

(4)腭部或磨牙后区小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位于黏膜下,黏膜下可呈淡蓝色,易误诊为黏液囊肿。

2、辅助检查

根据肿瘤发生部位、大小,可选择B超、CT、MRI检查。术前可做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一般不做术前切取活体组织检查,必要时可在术中做冷冻切片检查。发生在舌下腺及腭、颊、磨牙后区等部位的黏液表皮样癌,尤其是体积较大者,常需切取活检。

鉴别诊断

1、坏死性涎腺化生

罕见情况下,坏死性涎腺化生可类似于低度恶性黏液表皮样癌,但前者可保持其正常小叶的结构,细胞巢周缘光滑,缺少低度恶性黏液表皮样瘤中典型的囊腔结构,并且无中间细胞,两者可予以鉴别。

2、囊腺瘤和囊腺癌

囊腺瘤和囊腺癌中,与黏液表皮样癌相比较,囊腔之间间质较少,腺上皮下方没有一至多层的中间细胞,有一些乳头状结构,少见黏液细胞,无黏液表皮样癌中典型的鳞状细胞,根据病理两者可予以鉴别。

3、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的角化较黏液表皮样癌多,而且不含胞质内有黏液的黏液细胞。而高度恶性黏液表皮样癌含少量黏液的细胞。

4、皮脂腺癌

皮脂腺癌一般不含细胞内黏液,无中间细胞、杯状细胞,根据病理两者可予以鉴别。

5、透明细胞性肿瘤

透明细胞性肿瘤细胞呈片状排列,可伴有显著的玻璃样间质,与黏液表皮样癌所不同的是无杯状黏液细胞、中间细胞,根据病理两者可予以鉴别。

6、腺鳞癌

与腺鳞癌的鉴别诊断主要在于小延腺中,腺鳞癌中鳞状细胞和腺腔这两种不同的成分是各自独立存在的,而黏液表皮样癌中,通常鳞状细胞、黏液细胞在同一个细胞巢中混杂存在,根据病理两者可予以鉴别。

黏液表皮样癌的类型

基于组织学分级可分为低度恶性、高度恶性两类。

1、低度恶性

黏液细胞多占50%以上,表皮样细胞分化良好,中间细胞不多,无核异形,有丝分裂极少或没有。肿瘤边缘呈宽大的,推进式边缘,很少呈浸润性生长。

2、高度恶性

一般黏液细胞不足10%,肿瘤主要为中间细胞或表皮样细胞形成的实质性团片。瘤细胞间变明显,可见核异形及较多的有丝分裂相。肿瘤边缘常见条索状、巢状肿瘤上皮呈浸润性生长,超过临床可见的肿瘤边界。

疾病专区 更多»
癌症

癌症是恶性肿瘤中的一种常见类型。从医学的角度来讲,恶性肿瘤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类别,自间叶组织增殖分化产生的恶性肿瘤被称之为肉瘤,由其他组织增殖分化产生的...

妇科肿瘤

根据生长位置不同,可以将肿瘤进行大致区分。滋生于女性生殖系统内主要器官、组织、结构的肿瘤,可被称之为妇科肿瘤。卵巢肿瘤、阴道肿瘤、输卵管肿瘤、外阴肿瘤...

发热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发热特指体温异常增高的过程,也被称之为发烧。人类是一种恒温动物,有多种不同方式可以调节体温平衡。虽然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体温波动,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