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的临床表现与病因有关,急性肾衰竭的症状与病变部位有关。
典型症状:
1、急性肾衰竭
(1)肾前性急性肾衰竭:口干、直立位轻度头痛、尿量减少等症状。
(2)肾实质性肾衰竭:结晶性肾病、肾结石、肾乳头坏死可表现为腰痛和血尿;尿色变深、水肿、伴或不伴有发热、不适、皮疹等全身症状,尤其是曾有咽炎或皮肤感染者,应考虑急性肾小球肾炎;发热、关节痛、皮疹常见于急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动脉闭塞通常会有典型的腰部疼痛,而逐渐出现的肾动脉狭窄则大多无症状;咳嗽、呼吸困难、咯血症状很有可能是肺肾综合征。
(3)肾后性肾衰竭:无尿往往提示有尿路梗阻可能,交替性少尿和多尿是梗阻的特征性表现。
2、慢性肾衰竭
(1)心血管系统: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尿毒症性心包炎、动脉粥样硬化和周围血管病;
(2)呼吸系统:肺在无容量负荷条件下可发生肺充血和水肿,出现“尿毒症肺”,在X线下表现为双侧肺门毛细血管周围充血形成“蝶翼”样特征性改变。可出现尿毒症性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胸腔积液。
(3)血液系统:贫血、出血倾向、白细胞异常。
(4)神经、肌肉系统:早期有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后期可出现性格改变、抑郁、记忆力下降。晚期患者可有周围神经病变:肢体麻木、深腱反射消失、肌无力等。
(5)消化系统:常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舌头和口腔黏膜溃疡。患者口气常有尿味。
(6)皮肤:皮肤瘙痒,而长期因瘙痒的挠抓可使皮肤粗糙,颜色变深。面色深而萎黄,轻度水肿呈尿毒症面容。可出现“尿毒症霜”。
(7)内分泌系统:活性维生素D3分泌减少,导致钙磷代谢紊乱继而引起肾性骨病和继发性甲旁亢。红细胞生成激素(EPO)降低,性功能障碍,女性可出现闭经或不孕。
(8)其他:累及骨骼等症状。
并发症:
贫血、凝血功能障碍、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肾性骨病、心血管疾病。
1、部分肾衰竭患者需终身进行透析治疗,可造成极大经济压力。
2、慢性肾衰竭可导致贫血、凝血功能障碍、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肾性骨病、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所致死亡的风险增加。
慢性肾衰竭不是一种独立的病也称尿毒症,其主要发病原因是患者身体多种病因长入,而引起肾脏损伤并逐步恶化,最终演变为晚期,出现多种临床综合症状。由于其发病多是一个慢性较长的过程,不同阶段,即出现不同的症状,其病发病多在三十至五十岁中,且女性发病人群较高率,发病突然,首次到医院就诊时,已到了必须透析换肾的晚期。其主要导致慢性功能衰竭的病因,是慢性肾小球肾炎和以慢性肾盂肾炎为主的间质性肾炎等自身病变,及患者自身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就此病的临床症状就以下几点叙述:
一、消化系统;患者最早期出现厌食,食欲不振,多数患者也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由于其患者缺乏营养会出现舌、口腔溃疡,口腔有氨臭味及上消化道出血。其主要是酸中毒,感染,及机体分解代谢下降,应及时对症纠正。同时也应及时改进患者饮食的数量,可少食多餐或饮食的质量种类,必要时增加蛋白质。重度患者可以通过增加肠内或肠外营养,而增加患者自身营养。
二、血液系统;部分患者多会出现贫血这是慢性肾衰竭必有典型症状之一,其贫血的程度和肾功能相平行。部分患者出现皮肤、黏膜出血等,与血小板被破坏增多,出血时间延长等有关,可能是毒素引起的,透析可纠正。及部分患者出现体内白细胞减少,杀菌能力减弱,是非常容易感染。
三、心血管系统症状;百分之八十的患者高血压在原发性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引起左室功能减退,心功能减退及动脉硬化等。晚期若透析不充分则会出现心肌炎。
四、神经及肌肉系统症状;早期患者会出现注意力不能集中及不能入睡失眠等现象,全身疲乏、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周围神经等病变。其患者多数会出现全身综合征;引起颅内压增加和脑水肿所致,表现恶心、呕吐、头痛,严重者出现惊厥。
五、呼吸系统;多数患者会出现呼吸深而长,呼吸困难,酸中毒,及尿毒症性肺炎,胸膜炎,支气管炎。
因此,患者应养成每年体检的习惯,定时检查身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禁烟禁酒,不食用垃圾食品,多运动,保持良好身体。患病后,也不需要悲观,积极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观看文章痛风性肾衰竭的早期,它是没有症状。因为没有蛋白尿也没有水肿,由体检的时候发现有蛋白尿。通过病理看到有尿酸盐的结晶,所以在这期间,是看不到有什么症状的。痛风肾病到一定的时期,到中晚期的时候,出现肌酐升高。严重的时候必然会发现肾脏的萎缩,可以引起肾衰竭。这时候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血液的血肌酐的升高,B超就出现萎缩。早期还有一部分夜尿的增多,所以在临床上早期的发现,对诊断为痛风性肾病,是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如果当血肌酐升高的时候,包括肾脏萎缩的时候。这时候治疗就非常困难,给患者的经济,和精神上都带来很大的压力。
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