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医生一般根据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可作出诊断,心电图特征是其主要的诊断依据。此外,医生还需要了解患者病史、临床表现,以排查其病因、判断疾病严重情况。需注意,有些患者由于检查出早搏,自摸脉搏有“漏跳”而出现胸闷、气短、“长出气”等焦虑症状,症状与早搏在时相上并不直接相关,这种情况十分常见,在判断早搏是否“有症状”时须给予足够注意。
鉴别诊断
早搏常需要与其他心律失常进行鉴别。
1、快速性心律失常
大部分快速性心律失常会表现为心悸,但是疾病的轻重程度有显著的区别,房速和室上速一般不危及生命,房颤则需要抗凝等复杂的治疗,室速等恶性心律失常会危及生命。在一些资料里,还常把早搏归为快速性心律失常。
2、缓慢性心律失常
部分缓慢性心律失常会表现为心脏停跳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需要起搏器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会表现为胸闷、乏力等症状,其治疗也不尽相同。
临床上对早搏的分类方式比较多。
1、根据异位起搏点的位置分类
心脏由四个腔室组成,分别是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根据异位起搏点的所在位置,早搏可以分为房性早搏、房室交界性早搏和室性早搏。
(1)房性早搏是指起源于窦房结以外心房任何部位的过早搏动。
(2)交界性早搏是指起源于房室交界区的过早搏动。
(3)室性早搏亦称室性期前收缩,是指His束及分支以下心室肌的异位兴奋灶提前除极而产生的心室期前收缩,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各种心脏疾病患者和健康人群均可发生,临床症状变异性大。
2、据发作的频率分类
根据早
心脏频发性早搏一般来说不严重,但若继发于严重基础疾病,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生活中经常饮用浓茶、浓咖啡,或是长期熬夜、劳累、焦虑、紧张,都会诱发频发性早搏,此时避免饮用相关饮料,改善生活方式即可缓解频发早搏症状。轻度的电解质及激素紊乱、心脏结构异常、心脏电活动异常,也可导致频发性早搏,一般针对原发病治疗后,频发早搏即可缓解,预后较好。然而当患者频发早搏,伴有较为明显的头晕乏力、胸闷心慌,且无法耐受时,要警惕患者有严重的电解质紊乱、激素紊乱或心脏病变。此时如果不及时控制原发病,频发早搏很有可能进展为严重的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