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代谢异常(如胆固醇代谢障碍)、慢性炎症刺激、胆囊腺肌增生等因素有关。
基本病因
1、代谢异常
胆固醇息肉是PLG常见类型,主要为胆汁中脂质代谢异常尤其是胆固醇代谢障碍引起。胆汁除水分外,还有胆色素、胆盐、胆固醇、卵磷脂、脂肪酸、无机盐等成分。生理状态下各成分按一定比例溶于胆汁中,并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当平衡打破时,胆固醇颗粒沉淀于胆囊黏膜,引发炎症反应和黏膜组织增生,最终形成胆固醇性息肉。
2、慢性炎症刺激
炎性息肉在PLG良性病变中居第2位,生物性因子、化学性因子等因素长期刺激胆囊,可引起胆囊慢性炎症,慢性炎症损伤和修复的过程促进了胆囊炎性息肉形成。其隆起物由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和慢性炎症细胞所组成。
3、胆囊腺肌增生
胆囊腺肌增生是一种以黏膜上皮和肌层增生为主的胆囊良性病变。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胆囊黏膜增生、面积加大和平滑肌增生所致胆囊壁肥厚;也有学者认为本病的发生可能是在慢性炎症基础上,胆囊神经原性功能障碍,由此导致胆囊动力异常,使胆汁排出受限,囊内压力异常升高,逐渐形成憩室,诱导肌层增生肥厚。
危险因素
1、50岁以上人群。
2、肥胖。
3、高血脂。
4、脂肪肝。
5、合并胆结石及慢性肝炎史。
6、吸烟。
7、不良饮食习惯:不吃早餐、维生素C缺乏、吃少纤维素的食品。
胆囊息肉,息肉样之所以会病变是由于长期的慢性刺激,有可能会发生癌变。单纯胆囊息肉有可能不引起临床症状,仅仅是在体检行腹部彩超检查时偶然发现,多不需要特殊治疗;如果胆囊息肉长期存在有瓷化胆囊倾向,胆囊息肉直径超过一厘米,或者是患者年龄大于50岁,有时建议保守治疗。因为有癌变的风险,手术一般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腹部打3~4个孔,应用腹腔镜特殊器械,将胆囊切除并且送病理排除恶性肿瘤。
观看语音胆囊息肉样的病变基本上就需要考虑是一个胆囊炎症组织胜出,结缔组织异常改变,也有部分的情况就是有腺瘤样的改变,这就需要警惕有肿瘤高发性。胆囊息肉如果超过一公分是会有转变为肿瘤的可能性发病率在5%左右,所以需要早期手术处理。
观看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