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氏并殖吸虫病是卫氏并殖吸虫寄生于人体各脏器所致的一种慢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主要因生食或半生食含囊蚴的溪蟹或蝲蛄感染,处于流行区、有偏好吃生或半生溪蟹的饮食习惯者容易感染。
基本病因
人生食含囊蚴的蟹或蝲蛄后,囊蚴在十二指肠经胆汁和消化液作用,30~60分钟脱囊,后尾蚴逸出并穿过肠壁达腹腔,在各脏器间游走,最终定居于肺部。成虫定居、幼虫游走及虫卵均可造成机械性损伤,虫体代谢产物等抗原物质可造成机体的免疫病理反应。根据寄生部位、发育阶段和宿主的反应性不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
1、机械性损伤
(1)童虫:虫体伸缩活动力强,具有分泌酸性、碱性物质的腺体,破坏组织。
(2)成虫:成虫导致的病变范围较大。可固定于某一部位,也可游走于多脏器。卫氏并殖吸虫常固定于肺,或沿疏松组织游走,使病变波及多个脏器。虫体沿颈内动脉经破裂处进入颅内,侵犯脑组织,可造成脑出血等症状。
2、免疫病理反应
(1)尾蚴穿过部位肠黏膜、肠壁浆膜及腹膜的炎症与出血,可导致器官组织广泛纤维素性炎症与粘连并伴有混浊或血性积液,内含大量嗜酸性粒细胞。
(2)虫卵见于囊肿间的隧道内以及成虫穿行经过的各种组织中,可引起机械性或异物刺激型肉芽肿反应。
危险因素
1、学龄儿童可能因接触溪蟹或蝲蛄等机会较多而患病者较多。
2、卫氏并殖吸虫流行地区人群感染率高。
3、使用腌制、醉制、烤制等生食、半生食的烹饪习惯的人感染风险高。
4、户外游玩时,饮用生水有可能感染卫氏并殖吸虫囊蚴。
5、食用野生动物也会有感染卫氏并殖吸虫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