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食物过敏的诊断首先需进行临床评估,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成年患者中严重的食物过敏,一般容易发现原因。当过敏原不明时,或对于多数儿童患者而言,诊断可能比较困难。IgE介导的过敏反应比较容易观察到食物和症状之间的关系,临床怀疑某种食物过敏后可采用皮肤试验或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测定来评估食物与症状间的相互关系。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症状与饮食之间的时间关系有时比较难确定,可用实验室检查协助诊断。
鉴别诊断
食物耐受不良:二者都是禁食特定食物后出现的异常反应,有胃部不适等表现,但是食物耐受不良使患者感到不适,并不引起过敏反应,而严重食物过敏可致命。
根据免疫机制的不同可将食物过敏发病机制分为三类:1、IgE介导(速发型)。
2、非IgE介导(迟发型)。
3、混合IgE/非IgE介导。
食物过敏和食物中毒的区别通常是症状表现不同,患病原因不一样。食物过敏通常是吃了某种食物后而引起的异常免疫反应,会出现急性的荨麻疹和皮肤红斑。而食物中毒通常是饮食不当,导致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导致的,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以及腹泻、腹痛的症状。通常需要到医院的消化内科或者皮肤科进行就医,并吃些抗过敏或者抗病毒的药物进行治疗。
观看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