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急性肺栓塞的治疗目标是去除栓塞。医生会根据病情的危险分层及实际情况给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呼吸循环支持、抗凝、溶栓等。急性期治疗
对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治疗原则是进行复苏、纠正和支持呼吸与循环衰竭。主要方法包括吸氧、镇痛,以及控制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抗休克和抗凝治疗。若临床上高度怀疑有急性肺栓塞,且又无应用抗凝药的禁忌,则可应用肝素,或链激酶、尿激酶进行血栓溶解。
一般治疗
对于疑诊或者确诊急性肺栓塞的患者,应该严密监护呼吸、心率、血压、心电图以及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为防止栓子再次脱落,患者保持绝对卧床休息,避免用力和情绪激动,保持大便通畅,适当给予止痛、镇咳、镇静等对症处理。
药物治疗
1、呼吸循环支持
对于右心功能不全、心排血量下降但血压正常的患者,可给予多巴酚丁胺和(或)多巴胺,如果血压下降,可以增大剂量或者使用其他血管加压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
2、抗凝治疗
对于确诊肺栓塞的所有患者都应该启动抗凝治疗,常用的抗凝药物主要有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
3、溶栓治疗
主要适用于大面积急性肺栓塞,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其主要并发症为出血。常用的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4、激素
主要作用是保持血小板膜的稳定性,减轻或消除游离脂肪酸对呼吸膜的毒性作用,一般采用大剂量氢化可的松。
5、抑肽酶
主要作用是降低骨折创伤后一过性高脂血症,防止脂栓对毛细血管的毒性作用。
手术治疗
1、急性肺栓塞取栓术
(1)适应人群:对于急性大块肺动脉栓塞导致血流动力学严重不稳定甚至休克状态,或有溶栓治疗禁忌证的患者可考虑急性肺栓塞取栓术。
(2)手术方式:手术正中开胸,切开肺动脉干探查,或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血栓定位,切开相应的肺动脉,用镊子或吸引器取出栓子。
(3)手术风险:急性肺栓塞取栓术的围术期死亡率较高,一般在50%左右,手术死亡的原因包括脑死亡、心力衰竭、再次肺栓塞等。手术的预后与术前患者的循环状态有关。手术存活的患者,多数可恢复正常的活动能力。术后,应维持口服抗凝药治疗3个月,以防其复发。
2、外科血栓清除术
(1)适应人群:有溶栓禁忌或溶栓失败伴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可行外科血栓清除术。
(2)手术方式:多学科干预并实施个体化血栓清除术。
(3)手术风险:可使围手术期的死亡率降低至6%或更低。
3、经皮导管介入术
(1)适应人群:对全量全身溶栓有禁忌或溶栓失败者,可行经皮导管介入治疗。
(2)手术方式:猪尾导管或球囊导管行血栓碎裂,液压导管装置行血栓流变溶解,抽吸导管行血栓抽吸及旋切。
(3)手术风险:介入治疗的成功率为87%,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约为2%,包括右心功能恶化导致的死亡、远端栓塞、肺动脉穿孔并肺出血等。
急性的肺栓塞发生之后是否需要抢救,要根据病情来决定。根据临床的表现、血压的情况、有没有休克的状态,以及辅助检查,包括心脏的超声、CT肺动脉的造影,来看右心有没有增大,同时抽血可以看到NT-proBNP有没有明显的升高,肌钙蛋白有没有明显升高。如果有休克,则考虑他是高危的患者。高危的患者或者是右心已经增大、肌钙蛋白阳性,或者是NT-proBNP明显升高,考虑为中高危的患者,需要进行积极的抢救。抢救的药物包括溶栓的药物,溶栓的药物早期使用尿激酶、链激酶,目前可能更多地采用就是尿激酶。同时,近十几年又有新的溶栓药物,包括阿替普酶合成的药物,来进行溶栓的治疗。溶栓之后同样还要继续给予抗凝治疗,抗凝药物就包括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还有口服的药物,一般口服的药物就不用在抢救中,抢救中用的最多就是溶栓药物,包括了尿激酶、阿替普酶,还有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作为抢救的药物。
观看视频在急性呼吸衰竭的情况下,最基础的就是明确病因,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呼吸工作;呼吸道分泌物的抽吸;给予低流量吸氧,双腿下垂、采取坐位,吗啡3mg缓慢静脉注射镇静,扩张静脉减少回流,伴有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病情无缓解给予呼吸机支持。
观看问答